新快报讯 《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将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近日,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联合在广州举办2024年第四届华南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论坛暨《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医院宣讲会,为医疗机构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加速推动优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惠及广大患者,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即将实施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科技创新众多领域提出了多项首创性制度,将现有政策上升为法规。
值得医疗行业高度关注的是,在《条例》中首次明确提出“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在科研自主权、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与科研机构适用同等政策”,旗帜鲜明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营造了有利于医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环境,为医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松绑”“赋能”。
医院如何理解透、运用好《条例》的红利政策,助力医院的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医院面临的紧迫问题。对此,宣讲会邀请到《条例》参与制定者、行业专家等,就《条例》亮点进行全方位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管理一处处长范秀娟以《新形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验分享》为题,根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体系,对新时代科研管理改革与成效、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新举措进行经验分享。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佐菁重点对《条例》中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有关内容进行解读。他强调,《条例》着眼于推动广东省强化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流动机制等九大方面,而在科研机构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能力,强化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
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秘书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丁长海围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分级指引》,从临床研究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结合临床研究实例,为与会人员介绍了相关概念与分级方法。
参会专家围绕科研投入增加、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优化科研环境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条例》的出台将极大地促进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医疗科技进步。接下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斯璐 通讯员杨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