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4年9月26日上午,第二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 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仙鹤厅举行。本届艺术节明确将“最初的湾区”作为艺术节永久主题,于2024年11月16日开幕,展期至2025年2月12日,为期3个月。
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在致辞中表示,首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南海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第二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的举办,将作为南海区积极响应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他代表艺术节主办方,欢迎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游客来南海旅游,看艺术、品美食、领略岭南文化广府风情,也诚挚地邀请海内外文旅企业、项目主理人和行业精英,携手共赴南海,以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为契机,共谋发展、实现共赢!
“最初的湾区”将作为艺术节永久主题
阵容强大 为期3个月近百作品
发布会上,本届艺术节正式官宣定档将于2024年11月16日开幕,展期至2025年2月12日,为期3个月。截至今日,全部艺术项目共计94个,包含首届保留和本届新增项目;参展艺术家共计150组,超过170位,其中新增艺术家110组以上。它们来自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阿根廷、爱尔兰、奥地利等2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家共计36组约50位,约占全部艺术家的25%。
本届艺术节明确将“最初的湾区”作为艺术节永久主题,设置了12个融汇了地理水文、历史文脉、传承赓续、奋斗开拓等多元基因的,史据详实、掷地有声、引以为豪的文化要素为支撑,通过坚持长期叙事持续加强地域文化识别。在整体策展上,侧重“本地化与国际化、多元化和功能化”。同时,强调“有用的艺术”,主动参与到交通体验提升、公共设施优化、社区环境改善、区域发展助力的在地创生之中。在艺术创作的选择上,提倡“在地性、亲和力、趣味性、想象力、前瞻性和可持续”,希望籍此,使艺术与本地人和更广泛的人群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在实操层面上进行叠加整合,提出了10个重点关注角度。其中包括加强艺术业界协作-开辟板块项目,邀请项目策展人;为本地创造新时代的文化礼物-有计划地开展文化项目等。
本届艺术节为了加强社会化参与,创新开辟了特别板块“在地艺术创作营”,面向大湾区范围公开招募具有多元身份的青年创作者,设定“拥抱水生活、家在南海、公厕友好”三个主题进行命题创作。创作营启动招募后,共接到来自大湾区各地的报名资料超过800份。其中各地院校330多位/组、创意机构340多位/组、自由创作者100多位/组,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创作者30多位/组。经过筛选共有38位/组(共50人)入选创作营。截至当前,创作方案已完成提交,待经艺术节组委会与策展团队评选后,最终选出10个方案进行制作呈现。艺术节公众号将在10月上旬公布结果。
5条艺术线路
湾区互联 领略岭南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在首届的基础上,从西樵镇扩展延伸至九江镇,在遵循“文化多样性、样本代表性、区域发展性、观览体验性”的选址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水路的连接,重新梳理构建艺术区域之间的关系,在西樵和九江两镇共设10个艺术区域,将其串点连线组合为5条艺术线路,并在其中包含了4段水上艺术游线。
5条线路分别为:线路1:听音湖 -西樵山-南海丝厂;线路2:听音湖-太平墟-平沙岛(含听音湖-太平墟水上游线);线路3:听音湖-儒溪村-渔耕粤韵(含听音湖-儒溪村-渔耕粤韵=水上游线);线路4:国风园-烟南村(含烟南烟桥-烟南兴贤水上游线)线路5:国风园-璜矶社区-河清社区(含璜矶向北-璜矶东社和璜矶向北-河清水上游线)。
为了进一步鼓舞公众、企业参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本届艺术节还与本地企业开展紧密联系、促生各种合作,让艺术观念和潮流趋势融入企业创新。如:蒙娜丽莎、九江双蒸、靛蓝纹学、源林投资等本地龙头型企业。同时,艺术节与香港永东巴士联手,开拓香港票务,共同推出门票+车票自由行套餐,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一站直通艺术节举办地南海九江和西樵。10月15日艺术节早鸟票开票。
(文、图/李艳 通讯员 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