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1日,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的基于脑科学的人才培养项目在黄埔区玉泉学校启动。项目确定了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和广州实验中学为基地学校,并将辐射全区学校和少年宫,采用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活动邀请北师大原副校长、北师大珠海分校原校长陈光巨致辞。他表示,未来人才须具备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跨学科综合素养及终身成长的意识,“学校教育的核心将是提升学生基于脑科学的学习力”。据介绍,本次黄埔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合作打造基于脑科学的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黄埔区教育局局长彭瑄表示,项目旨在借助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和实践成果,探索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内在联系,为教育创新提供科学依据,为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项目将对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和广州实验中学两所基地学校的学生进行综合学习能力测评;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脑科学科普和观念的普及;通过体育等课程对学生持续进行体能、认知和其他相关训练活动,助力实现“五育并举”。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首席科学家薛贵在活动中表示,通过长期研究,他认为学习力有3个重要底层逻辑,分别是有机的知识体系、强大的认知能力及持久的学习动机。“在教育领域,脑科学的知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阶段和学习规律,制定更科学的教学方法。”薛贵表示,在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初中阶段,应注重情绪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到了高中阶段,则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等。
项目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们将在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和广州实验中学两所基地学校举办为期两天的现场培训,为教师们带来主题报告。10月23日,项目组专家还将在黄埔区少年宫为少年宫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其中北师大基于脑科学的学习能力提升项目中心测评负责人周晓兰将带来《基于脑科学的核心学习能力测评实操和数据解读》;北师大脑科学与学习研究中心成员黄妍欣则带来《基于脑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 通讯员 程开春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