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音乐剧《芝加哥》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极致性感的舞姿、经典抓耳的爵士乐,成为音乐剧现象级作品。10月24日-27日,百老汇英文原版音乐剧《芝加哥》在深圳上演,正式开启2024年全国巡演。演出现场,“爵士风”随处可见,别出心裁的舞台设计和演员细腻精准的表演,仿佛一下子把观众带到了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
据悉,深圳站之后,音乐剧《芝加哥》还将前往郑州、佛山、北京、杭州、苏州、宁波、成都、西安、南昌和重庆11个城市演出,带来74场“爵味儿”十足的百老汇音乐剧,带观众在音乐声中感受爵士风情。其中,佛山站将于11月7日-10日在佛山大剧院上演。
由真实案例改编的百老汇经典之作
《芝加哥》改编自上世纪20年代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纽约记者莫里纳•达拉斯•沃特金斯以此为灵感来源写成剧本。家庭主妇罗克西•哈特与歌舞厅明星维尔玛•凯利分别因被情夫欺骗、丈夫偷情而杀人入狱。不甘就这样被判刑的二人,在巧舌如簧的律师比利•弗林的操作下,最终逃脱死刑并成为名人。剧情错综复杂、引人入胜,被“音乐剧巨匠”鲍勃•福斯于1975年首次搬上纽约舞台后,奠定了其成为经典之作的基础。
《芝加哥》自1975年在百老汇上演至今已近50年,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美国音乐剧,也是目前在演的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的剧目。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美国百老汇的代表作品,《芝加哥》在秉承百老汇一贯的高水准基础上,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气质。酣畅淋漓的爵士盛宴引领观众重返充满欲望和挑战的时代,释放“罪”与“欲”的人性交织,将红黑美学推向巅峰。
自1997年复排后,《芝加哥》已在全球38个国家525个城市演出超过 35000 场,吸引超过 3400 万人观看,并收获超过50项重要奖项,其中囊括6项托尼奖、5项美国戏剧桌奖、2项奥利弗奖和1项格莱美奖,占据着世界音乐剧的重要位置。
舞台设计和爵士乐曲获好评
不同于大部分以华丽的舞美和合家欢的剧情为主的音乐剧,芝加哥不论从舞美还是剧情上都主打“less is more”的极简风格。黑色是这部剧的主打色,从演员到乐队成员的服装,椅子、梯子等道具一律是纯黑色调,体现了该剧黑暗、性感、简约、冷血的基调。《芝加哥》把乐队置于舞台之上,不仅营造了20世纪初芝加哥夜总会的气氛,还为乐队与演员间的互动提供了可能。
舞台上,两架梯子、几把椅子以及一个乐队小舞台表面看起来空间局促,但其实蕴含着设计师的巧思。《芝加哥》的舞台纵向空间很大,乐队的台阶将舞台一分为二,剧情可以在大舞台和乐队舞台上同时发生。道具椅子和梯子多重使用将舞台变换为监狱、法庭、绞刑架等多种场景,将观众的目光锁定在舞台之上。
除了独特的舞台设计,《芝加哥》大量使用爵士音乐与舞蹈,为整部剧营造出一种纸醉金迷的氛围。开场曲《All That Jazz》堪称所有爵士乐迷不容错过的经典段落,为观众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醉生梦死,以及浮华表象下的狼藉。《Cell Block Tango》乐曲一响更是将全场演出氛围推向最高潮,六位女囚犯边舞边歌,诠释着自己的犯罪故事,乐曲将探戈风格与说唱相融,美艳、慵懒、性感与狠戾的交错感扑面而来。
管弦乐队现场伴奏、独树一帜的舞台效果以及爵士乐和爵士舞大秀,让这部剧获得“最性感、最直指人心”的音乐剧之称。而演员扎实沉稳的唱功、细腻精准的表演也是一大看点。罗克西的饰演者莎拉,小巧而又灵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藏着她对这个角色的深刻理解,完美地诠释了罗克西自私、纠结、蠢萌、爱出风头等形象特点,引得现场阵阵掌声和笑声。维尔玛的饰演者米歇尔,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表演,但却丝毫不见怯场。剧中维尔玛有大量的劈叉、倒立等复杂的肢体动作,但丝毫影响不到她沉稳有力的唱功,核心力量令人叫绝。
观演结束后,观众献上热烈掌声。不少人直呼过瘾,给出“耳朵过电”“演员唱功绝佳,表演更是无可挑剔”“女演员舞蹈丝滑与力量并存,男演员力量与优雅并存”等好评。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