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工业之于经济,是稳大盘的“压舱石”。近年来,贵州省瓮安县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全省“一核两区”战略布局和千亿级化工园区发展定位,按照“一区四园”的规划,狠抓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精细磷化工产业发展,全力推进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和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奋力推进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在瓮安经济开发区基础工业园、循环工业园、精细工业园、瓮福化学产业园内,处处涌动着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贵州芭田公司是贵州省“富矿精开”的一个示范企业,也是国内首家采用硝酸法分解磷精矿生产精制磷酸和高纯磷酸盐的企业,现已实现从高纯磷酸盐到电池级磷酸铁的生产。
“目前主要的产能释放是3万吨的两步法,是达到了一个满产的状态,2万吨的一步法,目前在做锰铁锂的前驱改造,也是为了后期迎合这个市场主流的变化。”贵州芭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说。
自项目投产以来,贵州芭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磷酸铁产品质量逐渐趋于稳定,现已获得国内稳定市场订单。
智能制造是以科技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行业率先建设智能化工厂的新能源企业之一,该公司一期10万吨磷酸铁项目于2022年年底建成投产,今年上半年,贵州雅友实现了3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的产能,目前,一期生产线每天的产能在320吨左右,已达到满产的状态。
“通过一些操作流程、操作软件,实现了我们的能源、人工、单号等各种资源的节约。我们这个产线现在建设的是第四代产品,我们主推的是C200产品,在我们的下游市场反馈是非常良好。”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长曾博通说。
据了解,该公司二期20万吨磷酸铁项目将于近期启动建设,一二期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将建成磷酸铁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实现可视化管控、自动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为瓮安工业发展按下“智造”加速键。
企业生产全天候运转,项目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瓮福化学产业园项目自今年1月28日开工建设,目前,3200余亩的园区场平工作已经完成了87%以上,现场各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在有序推进中。
“目前,我们项目主要的几个生产装置均已经启动了工程施工。主要的两条生产主线,黄磷项目我们已经全面动工,计划是在今年年底完成三栋的主厂房封顶,预计在明年5月31日具备投产条件。另外一条主线氯碱项目,目前正在施工桩基部分,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地下工程施工,明年的8月31日具备机械竣工的条件,达到投产要求。”贵州瓮福江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黄昌晏说。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瓮安县持续发挥“一二三四”项目服务机制作用,对重点企业及项目实行专业化、专班化包保,全力以赴推动贵州江山—瓮福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贵州骐信、胜泓威等26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创造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努力提升企业发展后劲。
“现在正是我们施工的一个黄金季节,我们按照‘三个用满’来推进,一是作业面用满,二是工作人员要用满,第三是作业的时间要用满,来保障我们整个瓮安项目的建设。现在,全园区施工人员我们已经达到了700人,随着工程的推进,还在不断地增加,高峰期预计会达到5000人左右。”黄昌晏告诉记者。
贵州骐信实业有限公司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作为本地以磷资源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将有效推动当地煤炭资源的就地精深加工转化,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园区产业的深度耦合,降低地方企业生产成本。
“我们主要建设生产有化工焦120万吨,煤焦油6.5万吨,粗苯2万吨,合成氨20万吨,余热回收发电2亿度,现在我们的项目建设,基本上能达到95%,预计在年底可以进入全面投产阶段,我们的项目建成以后能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创税收6.5亿元,解决劳动就业800余人。”贵州骐信实业有限公司外联部部长王华江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瓮安县工业领域新增入库项目36个,成功签约工业项目17个,累计签约资金414.21亿元。1-8月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6.5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4.38亿元,增速18.9%,发展后劲得到持续增强。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赵仁妃 雷鸿 李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