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0日上午,广州互联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广州互联网法院建设高水平互联网司法的五年规划(2024—2028)》(简称《规划》)。据记者在现场了解,《规划》首创性地将网络账号权益及法律属性列为规划工作重点,妥善解决实践中常见的网络账号权属、收益分配等问题。
涵盖8个方面40个要点
据广州互联网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宋伟莉介绍,《规划》着眼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网络空间依法治理需要,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障数字权益、规范数字市场规则、夯实数字治理模式、深化跨境司法实践、优化司法科技创新、抓实审判质量管理、强化数字法治人才培养等8个方面40个要点工作,擘画互联网司法新篇章。
据悉,《规划》明确要立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互联网法院在“新赛道”进行系统性、创新性、深层次改革,以“规则之治”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助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同样《规划》提出,以“一擎四驱”的思路构建专业化互联网司法体系,将夯实主责主业作为互联网法院发展的“主引擎”,通过“抓政治、强管理、优人才”的思路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宋伟莉表示,“下一步,将以《规划》的发布为契机,加强对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和谋划,坚持主责主业与新时代要求相融合、坚持权益保护与市场治理相融合、坚持人才培养与机制创新相融合、坚持本土实践与跨域协同相融合,努力成为数字正义的重要引领力量。”
重点关注未成年人数字权益保护
广州互联网法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邵山透露,《规划》首创性地将网络账号权益及法律属性列为规划工作重点,妥善解决实践中常见的网络账号权属、收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要审慎处理具有人身或信用依附属性虚拟财产的处分,明晰个人信息处理司法规则,服务保障新类型数字权益场景。同时,要加强新业态下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群体的数字权益保护,以更实举措全力回应网络空间多元司法需求。
另外《规划》提出,将规范网络直播带货行为,压实直播平台、直播间运营者、商品经营者责任,依法打击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侵权行为。
针对大数据“杀熟”、平台会员自动续费、预付式消费等频发问题,《规划》表示,要强化典型案例研判,精准提出“靶向性”司法建议。依法妥善处理网络服务合同、涉网产品责任等纠纷,落实涉网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拓宽消费者权益司法救济途径。
全国人大代表朱征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诠释了广州互联网法院未来发展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人民群众数字权益保障、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跨境司法实践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翔实的举措,展现了以“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高水平互联网司法服务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变化、新展望。
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信息通信法学研究会会长张永忠指出,《规划》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践行者、数字经济法治保障领航者、数字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者、数字空间全球善治捍卫者”4大总体目标,不仅体现了法院对自身发展的高标准要求,也反映了对互联网司法规律的深刻把握。希望广州互联网法院能够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互联网典型案例的规则提炼和输出,为法学研究提供更多样本参考。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通讯员 谭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