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9日,“税力量”助天河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乘势腾飞媒体见面会上,天河区税务局透露,近年来,通过开展“营商环境沉浸式体验”等活动全面提升服务,通过优化发票审批服务、提升退税速度、保障社保待遇等基础性的工作,持续“筑巢引凤”,吸引着各类企业、人才和资本近悦远来。
在项目成长和孵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华南理工大学财务处副处长张玉彪表示,“天河区税务部门就与我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通过组织政策宣讲会、实地调研辅导、提供专属联络员一对一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孵化平台及项目充分了解和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也为我们初创企业项目上好‘开业第一课’,让大家走得更稳更好。”针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天河区税务部门把“零基础入门课”搬到服务第一线,通过“课前”问需、“课中”精讲、“课后”提升,让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能办理。
“税务部门辅导我们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做好资料留存,确保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在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内,华南理工大学重点孵化的高科技企业有新智能的创始人李伟胜表示,其主导的有新智能集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等多重特征于一身,在天河区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成立至今已享受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多项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近140万元,其中2023年度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达115万元,提振了企业深入研发、开拓市场的信心。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时代命题。”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的运营单位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首席技术转移官吴凯说道,“我们平台服务企业,政府部门为平台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了技术链、资金链、产业链融通的服务链条。”
吴凯透露,天河区税务部门经常深入基地,组织税企交流活动,做好小微企业、高新科技企业与人才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辅导与指引,普及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相关知识。
据了解,为支持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天河区税务部门成立专业团队,通过服务中心和基地定期收集企业税费诉求,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通过专人“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企业中实现“问办协同”。同时还深度参与链接政府、大院大所、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园区载体等多方资源的高能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助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天河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瞿毅透露,接下来将继续推动税收优惠政策直达快享,通过提供“点单式”综合管理方案及“量体裁衣”的优质服务,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过程创新生态圈提供强劲“税动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范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