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广东沿海尤其是珠江口水域航道复杂多变、船型吨位多样、通航流量较大,对航海保障服务提出诸多挑战。看广州航标管理部门如何破局解困,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1月1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简称“广州航标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来,该处立足专业优势,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质效,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广东海上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保障辖区沿海海上风电场建设安全,广州航标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服务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全周期。一是在扩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研究电子围栏建设和标准规范,尝试综合利用雷达、AIS、VHF 等手段采集现场信息,对海上风电场全方位监控,对闯入风电预警区域船舶自动进行预警,实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风电水域智能监控和辅助决策等功能,规范海上风电场安全保障手段并向国家标准委员会申报标准立项,促使其成为有依可循的国家标准规范,避免占用公共资源、管理无序、标准不一的情况出现。二是在实践中找经验,在维护细节上下功夫,形成了一整套海上风电场专用航标配置及精细化维护标准;履职担当,加强航标设置前的技术审查和设置后的技术测定工作;推动构建航标维护、业主管理、海事监管安全保障链,共同打造风电航标维护管理示范区。三是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向科技寻求生产力、驱动力,启用航标集中值守一体化平台,大幅提升风电场水域航标监控效能、应急处置时效;积极向辖区用户推广海事通APP、启航者APP,让海事专业服务助力海上风电场船舶航行监管,持续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2024年,广州航标处为三峡阳江沙扒、粤电沙扒、明阳沙扒、粤电青洲、华电青洲三、明阳青洲四、三峡青洲六等海上风电场提供专业航海保障服务,共管理维护航标134座(灯桩64座、灯浮标50座,实体AIS航标19座,管线标1座)。
坚持挺膺担当,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安全
为确保深中通道安全,在通道运营通车前后,广州航标处坚持每月定期对通道附近水域的航标进行现场专项巡检,对航标位置、灯质、涂色、结构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航标效能正常发挥。主动对接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承揽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桥梁固定助航标志建设,优质完成桥梁固定助航标志施工,保障深中通道顺利通车。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以来,广州航标处在深中通道周边水域设置10座海上作业区专用标志,进一步优化深中通道水域航标配布,为保障通道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广州航标处积极探索融合航标、测绘、通信三大航保业务,编制《深中通道综合航海保障体系方案》并落实推进,全力守护跨越珠江口东西岸的“黄金通道”。此外,广州航标处主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坚持提前介入项目,量身定制保障措施,全程跟踪服务不间断,为国际首条浮态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沉管隧道——广州城市快捷路二期工程东沙-石岗隧道段沉管浮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水上拖带作业、广州如意坊隧道、金光东隧道、会展西隧道建设等提供专业可靠的航海保障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通讯员 李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