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绮虹
派出单位:广州市第四中学附属芦荻西小学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晴
2024年8月下旬,我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前往贵州惠水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东西部协作教育工作。在我心中,这不仅是一次教育援助之行,更是一次自我成长与心灵洗礼的历程。
以爱之名,书写教育新篇章
当我第一次踏入这所贵州县城小学时,看到的是孩子们那纯真无邪的脸庞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是一曲曲美妙的乐章。漫步在校园中,我鼓励自己说:这里就是我即将挥洒汗水、奉献爱心的地方。
身体力行,诠释教育真谛
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知识,我在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支教之前,经过多方打听,我对这里孩子的学习情况做了一些了解,但真正接触之后,我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孩子们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不少漏洞。度过短暂的焦虑期后,我对每个孩子进行了简单的学习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对孩子们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 来到思源实验学校一两周后,我发现大部分孩子早上进入校园后,要么在教室里发呆,要么猴子似的到处乱蹦乱跳。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我每天都特意提前十五分钟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开展课前晨读、新闻分享等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最近,我还带领孩子们开展“我爱读、我会讲”的课前三分钟活动。每天上课前,请五名孩子到讲台上来给大家讲故事或朗读。表现优秀的获得一张奖励卡,攒够五张可以兑换奖品。
这个方法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果。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所获,我满怀喜悦。这也让我更有信心地在思源不断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把荔湾优秀的教学经验引入当地课堂。
爱心传递,温暖学生心灵
课余时间,我会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捉石子、踢毽子、打篮球,这些简单的活动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师生在操场上尽情欢笑,享受着这无忧无虑的时光。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每个孩子背后的故事,他们的家庭、梦想和烦恼。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我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有一次,班上一名小女孩因为作业书写问题,被妈妈责骂,来到学校后依然很不开心。我便拉着她的手,了解情况,然后温柔地跟女孩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字写好,老师相信她!我的话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女孩的心田,女孩自信的笑容亦重现在我眼前。此后,小女孩自觉地做好作业。
秉承黔粤互助精神,深耕共研
与思源的老师开展教学研讨时,我秉承东西部协作共同发展的精神,积极与派出学校联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每周我都积极地和年级组教师就教育、教学等开展研讨活动。遇到同事因为孩子的不专心学习而感到苦恼时,我会提醒同事要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关注孩子们课堂状态,随时调整教学节奏。遇到同事为班上的特殊学生感到烦心时,曾经两次获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我,会热心地给同事们介绍辅导特殊学生的经验。
展望未来,续写支教华章
10月中旬,我跟随黔粤帮扶工作组来到了惠水王佑镇最偏远的打引小学开展“激励志、送才艺、送关怀”活动。活动上,我给孩子们进行红色革命故事宣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种子。此外还教孩子们唱粤语童谣《落雨大》,让孩子们感受广州西关文化的魅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拓展视野,学有所成,反哺家乡。我很庆幸我的支教工作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
在我看来支教经历,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为东西部协作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孩子们铺就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这也是所有支教老师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