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企业参加各种展销活动,不断推动“土特产”走出去,联农带农壮大产业;积极探索引进新型农业,壮大村集体、带动就业;大力支持美丽乡镇建设,为农文旅深度发展打下基础……
日前,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广州市黄埔区新一轮驻清远连州市星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星子镇工作队”)进驻以来,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协助星子镇党委、政府,在巩固上一轮帮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推动星子镇“百千万工程”深入见效,不断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美丽画卷。
●树品牌
消费帮扶,推土特产“出山入湾”
星子镇全镇范围约471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地广物博,其中以水晶梨、连州菜心、玉竹等农特产品闻名。作为连州中心镇,星子镇目前正在镇党委书记陈义华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的创建工作,美丽乡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美丽河道等“七个一”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和完善。
驻星子镇工作队由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黄埔区司法局、黄埔区卫生健康局、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派出帮扶干部组成。进驻后,工作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和谋划,初步确定了加大消费帮扶、发展特色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帮扶方向。
今年8月6日,在工作队出资出力协助下,星子镇政府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月饼节;9月11日至9月15日,工作队组织本地农贸商家到广州黄埔区参加“黄埔月·连州情-中秋雅韵集市”农文旅展销活动,把玉竹面、丝苗米以及系列山货打进大湾区市场;今年9月30日-10月7日国庆黄金周期间,工作队又组织企业到连州旅游文化博览会参展……
消费帮扶是打通农(副)产品内循环、提升产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模式。进驻后不久,工作队积极组织星子镇本土农贸企业及商家参加系列展会和促销活动,各参展企业总营业额比往年增长了3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星子镇农副产品出山入湾。
走进连州市山幺妹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星子镇的生产基地,一批连州菜心正在晾晒,散发出幽幽的菜香。公司负责人黄雪梅边指导工人们工作边介绍说,目前正是连州菜心上市的季节,个头大的直接当鲜菜卖,小一点的晒成菜干出售,提高产品附加值。
黄雪梅在连州深耕山货多年,作为致富带头人,她去年到星子镇办起了这个基地。她介绍说,基地设有四条生产线,主打汤料包、大米、鲜果类、菜干类、菇类等产品。除了线下销售,近年来,黄雪梅通过直播带货、自媒体宣传等积极进军线上宣传和销售,产品销路逐步打开,货源需求旺盛。她介绍,目前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星子以及周边的大路边、东陂、西岸等镇的农户一起合作生产、增收致富。
“家里有三个孩子,要读书,不能外出打工,这份工作在家门口,刚好适合我。”正在晒菜心的李大姐说,基地的出现让很多像她这样的妇女得到了就业。黄雪梅说,满负荷生产后这里可以带动150人就业。
山幺妹这样联农带农效果明显的企业,正是驻星子镇工作队重点关注的环节,今年以来,工作队已带着该公司立足星子、走出连州、面向湾区开拓销售新渠道,不断扩大影响力。
谈到下一步星子镇土特产的发展,陈义华与驻星子镇工作队队长陈新民在座谈时达成共识,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双品”,即指导农户不断提升农特产品的品质,打造好星子镇“土特产”的品牌。
●强“造血”
流转土地,发展兴村富民产业
农特产品销售端的畅通,离不开生产端的发力。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推动下,一些乡村流转土地,引进企业发展农业,走出一条多赢道路。
走进四方村所在的东何村自然村,成片的甜玉米地迎来了采摘季节,挂满了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驻星子镇工作队队员兼驻四方村第一书记刘章告诉新快报记者,该村探索“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绿色高效发展模式,组织村民参与土地流转,盘活了200多农户的300亩闲置土地种植连州菜心和玉米。基地不仅示范带动村民参与连州菜心、玉米种植,农户还能获得每年每亩土地租金500元,也可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确保土地流转规模化、产业高效化,实现村集体、农户、企业三方共赢。
今年10月17日,在东上村的麻竹笋基地,在工作队队员兼驻东上村第一书记范叔清的邀请下,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现场,对竹山的土壤、气候环境、水源等情况进行详细勘查和分析,随后提出发展建议。原来,该麻竹笋基地是上一轮工作队援建的东上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一期占地100亩。目前,该基地正处于壮竹及母竹培育期,如何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专家的指导,推动麻竹笋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范叔清说。
●重文旅
加强建设 把乡村游发展起来
随着天气转凉,冬天的脚步日益临近,对于不想远出又想赏雪玩雪的旅游爱好者来说,星子镇就是一个好去处。原来,星子镇群山环绕之间有一个广东海拔最高的山顶水库——潭岭天湖,这里被称为广东版的“雪乡”,几乎每年都有雪景。
陈新民表示,连州是一个旅游城市,星子镇有很多不错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建设和谋划,带动乡村游火起来,将是工作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在星子社区所在的星子河段,两边已被安装上类似古城墙的护栏,种上了很多绿树。一条星子河,与其中的亭台楼阁、过河便桥等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游客漫步于此,常常忍不住拍照打卡。值得一提的是,附近还是粤盐古埠和同知府(明代连州城的州判府)的所在地,有着保留相对完好的古镇街巷。总体来说,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对话历史”、休闲游玩的胜地。
“我在土陂冲很想你”美丽的墙绘、仿古街、干净的硬底化道路……在上一轮工作队和相关单位的帮扶下,四方村所属土陂冲村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环境的改变使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保留有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何克夫先生的故居,有很好的纪念和研究价值。
工作队表示,下一步将支持该村建设一个花园,让土陂冲村四季有花看,变成一个更好的旅游打卡地。
抓好产业和消费,激发文旅新动能。驻星子镇工作队表示,接下来将一步一个脚印,在广州市协作办、广清指挥部等的指导下,在各帮扶组团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把第二轮帮扶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协助星子镇不断提升镇域经济、壮大村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校对:池翠萍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