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第五中学支教老师
派出单位: 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我来黔支教的第80天,在粤黔广袤的大地上,一幅东西部协作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东部的智慧与资源如灵动画笔,西部的潜力与需求是多彩画卷,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年被白云区教育局选派到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第五中学支教,我感觉自己就是握住画笔的其中一分子,我要尽自己所能在画卷上,画上自己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得2024年8月30日,我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从未踏进过贵州这片土地,与贵州的第一次缘分,是大学时代的一篇散文《新山海经》,发表在《六盘水日报》:我说过我是属于大山的,我是在触目可见的惹人喜爱的绿的怀抱中长大的。”
“如今,带着领导的信任,家人的支持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即将踏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片土地,奔赴一种情怀,一种热爱!人未到,已感受到五中老师们的真诚和热情!只要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就像故乡一样可亲可爱!相信孩子们也一样!尽心尽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是生命的一种自我成全吧!”
来到新的工作岗位,我服从教育局和学校的安排,挂职副校长和担任七年8班的语文老师。
由于山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我校的学生主要来自30公里之外的甲茶、掌布、摆茹、西凉、西关和者密等镇,孩子们来回一趟求学真的很不容易。我班上有个西凉方向的男孩,有一次星期天的晚修没来,第二天一大早才赶到学校,我问他原因,他说:周日上午11点就在等车了,等到了一辆挤不上去,后来再等,一直等到下午5点都没有再等到车。我听了,感觉挺心疼的。所以我告诉他们,上学之路是比较遥远,比较辛苦,更要好好学习,珍惜学习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更要努力工作、认真教好这些孩子,才不会辜负他们山长水远来求学,才不会辜负村寨每一户家庭的期望,孩子的出路往往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希望。
这里的孩子学习基础比较弱,有部分同学很多字不认识,更不会写,课文很多句子他们是看不懂意思的,朗读文章也不是很流畅。想起当年我曾在一个班实施过“朗读”和办班刊的计划,三年下来,多人次发表文章和作文获奖。我叫了那个班的其中一位同学,现在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博士的郭同学,给孩子们写了一封《给贵州平塘五中学生的一封信》,他以过来人兄长的身份,教导学弟学妹们为何要多读书,如何读懂书,这封信我在学校“好书共分享,阅读促成长”决赛那晚,也给全校师生做了分享和推广。
如今,我现在每天也叫班上孩子进行“沐浴阳光,朗读美文”活动,每天10分钟,相信只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他们会不断进步,无论是认字还是读书的流畅性,还有自信心。
另外,为了教会他们如何阅读名著,我特意准备了公开课: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导读课,教导孩子们学会浏览、泛读和精读三种阅读方式,并且通过对鲁迅回忆性散文的学习,让他们从先生身上吸取精神的力量,做个看见光、追寻光和成为光的追光少年。
除了语文教学,我还负责学校阅读工作的推进和课改的指导工作,制定了学校“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读书推广方案,包括读书分享比赛,班级“最美图书角”创意大赛,“文学与写作”专题讲座,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和诗词硬笔书写大赛等,这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举办的各项活动,还有幸见证了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在天眼的授牌仪式。
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知不觉,今天是我来到贵州支教的第80天了。如果生命总有一样要生活在别处的话,那么我相信,我到这里来是为了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东西部协作的画卷上添光增彩。
支教这一年将会是我教学生涯、乃至人生历程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我希望自己就是火种,点燃学生对阅读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爱,在阅读中获得对另外一个世界的向往,知道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我知道,在东西部协作支教路上,有很多优秀的同仁值得我去学习,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千里奔赴,只为圆梦,让贵州山区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