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5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由于麻醉品等非法毒品的涌入”,他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的。没有人会在贸易战或关税战中获胜。
刘鹏宇还强调,自旧金山峰会以来,中美两国的禁毒部门已经恢复了定期沟通。中方已向美方通报了有关美方的禁毒执法行动进展,并回应了美方对某些案件线索核实的请求,采取了相关行动。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了“中国故意允许芬太尼化学前体流入美国”的说法完全与事实和现实不符。
特朗普四处乱挥关税大棒
当地时间25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受特朗普关税言论影响,墨西哥比索对美元大跌超2%,加元对美元跌超1%。美元指数则直线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0.6%。“特朗普关税的风险正在打压风险情绪,美元被视为避险货币,墨西哥比索等受影响国家的货币遭受重创。”StoneX Financial外汇交易员Mingze Wu说,这可能只是未来形势的一个缩影。
此外,特朗普还妄言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
这也并非特朗普首次发表有关就任美国总统后挥舞“关税大棒”的言论。早在今年7月,当时还在竞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就被美媒曝出要出台一揽子关税计划。其中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征收关税的税额可达60%。在今年9月,特朗普在佐治亚州的一场竞选集会上更是扬言,要对每辆从墨西哥进口至美国的汽车征收100%的关税。
不过特朗普为一时胜选作出的许诺,却需要让美国民众承受长久的代价。
中方回应所谓60%关税:
由进口国消费者和最终用户“买单”
根据我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今年11月22日回答有关“特朗普计划对中国征收60%关税”相关问题时的表态,高关税的成本与后果终将由进口国的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来支付。
王受文表示,历史已经表明,一个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并没有解决这个国家自身所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相反,它推高了这个国家从中国以及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的价格。因为最终关税是由进口国的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来支付,它必然导致了消费者支付价格的上升,用户成本在提高,物价上涨导致了通货膨胀。
高通胀叠加“特朗普”税
美民众消费将雪上加霜
就通胀问题,近年来已有多个研究机构发布研报,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美国消费者因高通胀、高物价水平而降低消费水平。如果再添上一份“特朗普税”,美国民众本就低迷的消费水平将更加雪上加霜。
今年11月,全美零售联合会(NFR)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特朗普提出的新关税计划实施,美国消费者的年度消费能力可能会损失多达780亿美元。
全美零售联合会供应链和海关政策副总裁乔纳森·戈尔德表示,零售商依赖进口商品和制造组件,以便提供多样化且价格合理的商品,如果实施这些进口关税,将使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因为关税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
美债总额已破36万亿美元
就在特朗普11月25日宣布将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商品增加关税前不久,美国财政部记录下的美债总额突破了36万亿美元。按照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扬·哈齐乌斯今年7月的一份分析,如果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得以施行,可能引发美国通胀上升,从而促使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利率预计将累计上升130个基点,此外大概率还将招致贸易战,从而损害美股和美债。
美联储在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段加息周期进入降息周期后,若再因增加关税招致的通胀而再次开启加息周期,将进一步提高美国的偿债成本。根据美国财政部11月20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美国联邦政府仅用以偿还美债利息的支出就达到了8820亿美元。相较2023年6590亿美元的利息支出,2024年美债利息支出增长率达33.8%。
更有预算分析师给出了精确数字,特朗普包含关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经济计划将导致到2035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增加7.75万亿美元。
至于特朗普为推行高关税政策而常常挂在嘴边的,要让这些国家“付出代价”,恐怕最后到头来还是需要美国民众自己负担。
一边是买不起的高价商品,一边是持续堆高无力偿付的债务,即将上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真的想好了吗?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券商中国(作者: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