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25日,广州市南武教育集团携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共同举办“山长讲坛”第六季南武专场。本次活动以“百廿南武,高质量教育再出发”为主题,南武教育集团成员校校长、名师登上“山长讲坛”舞台,展示南武教育集团办学成果。
全方位展示南武教育集团五育成果
来自南武中学、南武实验学校、南武小学等10位南武集团成员校校长、名师相继登上“山长讲坛”舞台,全方位展示了南武教育集团在德育、美育、劳动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与成果,这也是“山长讲坛”首次以与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形式开展活动。
南武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周洁清以南武“尚武”精神为题,讲述南武小学在有限场地条件下,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如落实体能训练、利用空间开展微运动、组建校队、开展丰富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书写新时代南武体育新篇章。南武文润学校校长梁丽红讲述南武以传统文化育人的故事,从探索适宜学校发展的中医药文化到让中医药文化润入人心,南武文润学校抓住课程建设关键,开发“中医药+”校本课程。
南武中学校长、南武中学附属学校校长曲文国以南武教育集团的发展史为引,讲述南武中学附属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成长故事,在初建时不被看好的条件下,南武中学附属学校教师团队顶住压力,与学生、家长携手共进,打破质疑,延续南武百年育人精神。南武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胡晓青讲述学校以“具身德育”为抓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主张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面问题,让学生在具身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在内化中生长。
南武实验小学校长林文杰以学校活用“生态农田”的教学实例,展现了如何在学校内有效开展劳动教育,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劳动教育,不断延展劳动教育内涵,变传统体力劳动为现代智慧劳动,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劳动。南武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袁慧明提到学校“把成功放到更长的时间轴上去考量”的理念,通过活动创设、课程改革、文化浸润,努力把教育的过程拉长,为学生“定制”成功。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梁艳芳则讲述学校通过和韵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文雅气质和国际视野的教育故事。
以思维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南武中学自2015年成立了教育集团,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集团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成员校8个,校区13个。
在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吴颖民看来,五育全面运转并各具特色是南武教育集团发展的一大特点。“我们讲办集团不是希望集团所有的学校都改变它原来的模样,改变它原来的特色和优势,变成核心校的样子。而是在集团的统领之下,各方贯彻核心校先进理念和经验,同时要让每一个成员校都焕发精彩,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吴颖民在点评环节中讲到。
而作为南武教育集团核心校、广州市历史文化名校之一,南武中学倡导“以思维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文化。在“山长讲坛”的舞台上,广州市南武中学徐强副校长、许月媚老师、洪立群老师也分别从科技素养、美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分享了南武中学在思维教学方面的教育实践与突出成果,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多元视角与丰富思路。
吴颖民指出,当前教育面临质量提升的严峻挑战,南武在思维课程等方面的探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积极引领作用。他强调教育应遵循规律、注重特色发展,南武教育集团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方面的实践契合教育创新与特色发展理念,期待其在未来教育征程中续写辉煌篇章。
据介绍,此次“山长讲坛”南武专场活动也是南武教育集团第一届学术节系列活动之一,南武教育集团首届学术节还将集中展示各学科跨学段新课程融合共生场及部分成员学校“文化育人”成果展示活动。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钰涵 通讯员 王明国 黎俊瑜
图片: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