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7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水利电力技能大赛暨“一带一路”水利电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会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化校区举行。来自中国及东盟国家的1553名学生参与水电知识竞赛,参赛人数相比上届翻倍增长。
本次大赛暨交流会由广东省教育厅、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共同指导,由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水利电力联盟联合主办。
本届大赛以“以水促和平,守护水资源”为主题,融入了创新、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吸引国内9所高职院校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5个东盟国家的高等院校参与,参赛团队达517支。
大赛开幕式上,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艳娥在致辞中指出,活动以大赛与交流会为平台,旨在促进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师生在水电领域的沟通与交流。“比赛推动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推动了学生间的交流,对我国水利电力院校发展和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广宣传作用,为国家整个水利电力产业走出去作出了一定贡献。”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为团体赛,分为线上水电知识竞赛和主题原创海报设计两个赛项,每支队伍由3名学生组成。大赛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从动员学生报名参赛、设计竞赛试题、组织学生设计与提交海报作品、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海报评审工作,到举办线上水电知识竞赛,历时4个月。
线上水电知识竞赛于12月7日上午举行,开设在广东、陕西、安徽、贵州、山东、福建、湖北、吉林以及东盟国家的14个赛区学生在线上同时开考。考生须在一小时内完成电脑系统随机抽取的80道题,题库由来自海内外各大职业院校的专家设计,范围覆盖水利、电力等专业理论知识。
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考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大二学生肖同学告诉记者,比赛考题整体难度不大,不少考点涉及本专业所学知识点。同专业的大一学生则表示,因为有些知识还没学到,对部分考题没有把握,比赛后会针对不懂的知识加强学习。
当天,马来西亚亚庇理工学院的苏珊·宾蒂·伊姆帕克博士和马来西亚翁姑奥玛理工学院的诺·法兹琳达·宾蒂·伊沙克女士代表东盟国家参赛院校出席活动。“这场比赛不仅仅是竞技,也为知识交流、合作与构建更强大、更具韧性的东盟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平台。”苏珊·宾蒂·伊姆帕克博士说,“在这里建立的友谊和网络,必将为未来可持续能源和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卢丽虹 李品丁 赖泽帆
图片: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