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国资国企智库联盟2024年年会暨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大湾区能源利用效率全国领先,2021年大湾区单位GDP能耗低于同期全国水平的一半。
本次会议由粤港澳大湾区国资国企智库联盟(下文简称“联盟”)主办,南网能源院承办。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委员黄吉海,南方电网公司政策研究部(全面深化改革办公室)副总经理吴畏,南网能源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勉荣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作为联盟年度主题活动,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国资国企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主题,采用主旨演讲、报告发布、成果发布相结合的形式,展现自2023年12月1日成立以来,包括南网能源院等14家国资国企在内的联盟发挥引领作用,推出成体系、有价值、树旗帜的高质量智库成果。
会议发布了《国资国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年)》。该报告由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的南网能源院牵头,各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编制,采取“央企+央企”“央企+国企”联合研究模式,共分为总结篇与专题篇两大板块。
南网能源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陈伟荣发布了总结篇。总结篇从产业布局、发展环境、港澳融通三个方面阐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立足国资国企定位,系统总结能源电力、信息技术、运输物流、旅游文化、商业服务等领域服务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期间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再上新台阶提出举措建议。
报告指出,大湾区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业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电子信息、装备和材料产业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在航运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是目前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大湾区已初步形成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的多层次交通网络。能源方面,截至2022年底,大湾区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较2010年下降超过10%,且能源利用效率全国领先,2021年大湾区单位GDP能耗低于同期全国水平的一半。通信方面,截至2023年底广东累计建成5G基站32.6万个,占全国9.7%,居全国第一。通用算力方面,2022年,广东省综合算力指数、存力指数均排名全国第一,全省大中型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已达62.5万个标准机架。
报告指出,国资国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应聚焦前沿领域,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打造链长企业,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和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方面,应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关键领域人才培育,央地协同培养高素质产业创新人才;同时应推动建立湾区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区域合作协同,打造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科技+金融+产业”生态圈建设。
专题篇聚焦产业转型、能源电力、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文旅发展、综合交通枢纽、新能源汽车、港澳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运用数据与多维分析,开展深层次、多角度的行业研究。
在湾区智库联盟成员单位2024年成果发布环节中,南网能源院、中国移动研究院、深圳国资研究院发布了《澜湄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报告(2024年)》等系列成果。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央企业智库单位、地方国资委及所属智库单位代表等共50余家单位参加会议。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