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壮大,已成为劳动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其中,广东省新业态劳动者960万。
调查数据显示,95.3%的职工有兴趣学习新的职业技能或知识,这一比例在18—40岁职工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职工中表现尤为突出。职工更加注重自身长远发展,更加期望工会组织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面对如此庞大的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广东围绕该群体“在网端”“在路上”的行业特征与个性需求,积极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历提升的目标机制,服务好广大职工职业素质提升需求。
●快递员张浩
闲余时间掏出手机就学习
张浩从事快递行业已经有八九年时间。他18岁就从河南到了广东打拼,经人介绍到了辖区的顺丰网点应聘成为一名快递员。
时至今日,快递员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随着需求的提升更多年轻人涌入该行业,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去年开始,张浩开始意识到有学历提升的必要,他感觉自己走到了职业瓶颈期。
“快递行业是一个沟通成本相对较高的行业,尤其是我从开面包车送小件快递变成了开货车送大件快递以后,有时与客户与同事会出现沟通困难。”张浩说。以往,送小件直接送上门就可以了,送大件则是要提前进行沟通说明,有时搬重的货物需要客户去协调配合,因为沟通不畅容易发生摩擦。此前,张浩就隐隐约约留意到顺丰工会的“顺丰送你上大学”项目。
“‘顺丰送你上大学’在职提升学历,是助力小哥实现教育梦想,增强职业竞争力很好的方式之一,是公司为小哥发展提供的一个成长通道。”顺丰速运深圳区域工会主席介绍,“顺丰送你上大学”项目,是工会联动人力资源部,为广大员工搭建的学历、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成长平台,帮助员工提高文化和职业素质,增加未来多元的发展机会的一项福利。
广东开放大学的老师到网点讲授上大学的好处以及介绍一系列政策补贴后,张浩愈发动心,今年9月,张浩付诸行动报考了广东开放大学的工商管理大专班。
如今,张浩每周要完成20个学时的网上课程,要持续两年半的时间。刚开始投入学习的阶段,让工作节奏本就忙碌的张浩顿感吃力。
张浩别无他法,选择挤出闲余时间来学习。白天要收派件,张浩就利用等单子的时间随手掏出手机进行线上学习,晚上跑支线运输任务到凌晨4点,等待装货的时间,他同样随手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看教学视频。
几个月来保持着这样的学习节奏,张浩变得更加自信。“以前遇到客户或者跟同事存在沟通问题的时候,我心里没底。现在通过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沟通技巧,处理问题时也更加得心应手。”
以前,企业会向基层员工征集提高运行效率的建议,张浩也尝试过提交了十几条,但每次脱口而出,就会被同事或领导评价“怎么天天净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不得其要的张浩一度很苦恼,参加了“顺丰送你上大学”项目后,张浩感觉自己思维一如以前活跃,但更加条理清晰,能轻松表达出自己所感所想,他提出的建议也有四五条被采用,在团队里也说得上话了。
●仓管员邓怡
“一旦想要进步,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随着智慧物流深入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加速落地应用,我国快递业快步迈向智能时代。
从事物流行业仓管员已近十年,邓怡是快递业步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见证者。
“现在快递送上传送带后,传送带上的龙门架能扫描快递单上的信息,取代以前人工扫描分拣。”邓怡说道,她现年36岁,是顺丰速运上步大厦店的一位仓管员,也是一位宝妈。
邓怡四五年前就在酝酿提升学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学校来营业点宣讲学历提升的内容,只是当时她刚好怀孕生子,生活重心不得不向家庭倾斜。眼看着营业点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邓怡有时也会对同事感叹说科技发展越来越快,智能机器可能会进一步取代人工。如果无法创造独特价值,员工容易被淘汰,危机感油然而生,她为此开始寻求职业道路上的新突破。
邓怡早已取得物流专业大专学历,上个月她刚通过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的入学考试,即将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对我来说,学历提升不只是为了拿个证书。”邓怡说,这除了能证明自己有这种(学习)的能力,也为以后辅导孩子功课做铺垫。“要知道现在孩子学习的内容跟我们以前的可谓天差地别,可能某一天我就教不会他们了,如果通过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无论是作为一位母亲还是一位企业员工这将是双赢的局面。”
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并不容易。仓管员是三班倒,邓怡平时负责快件装卸、分拣等工作,还要入仓、出仓操作和跟进工单处理,有时候要充当客服处理问题。每逢“双11”等电商促销活动,物流行业各工种是“火力全开”。在如此忙碌的工作状态下,邓怡也并不担心抽不出时间学习,她说:“其实人一旦想要去进步,想要去改进改善自己生活,还是能挤出时间来的。”
●声音
希望学历和技能提升有更多元选择
如今,越来越多张浩、邓怡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过工会“求学圆梦”行动提升学历。
陈丹媛介绍,从2021年起,顺丰集团提出了“职工可持续发展保障计划”,为员工的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员工一是可通过我们工会的‘圆梦计划’参与学历提升,二是自身通过外部机构报名参加学历或技能提升,在拿到证书后符合公司的要求也会给予一定补贴。”
张浩提到,他报读的广东开放大学提供了多种专业可供选择,之所以报读了工商管理专业是留意到公司的管理岗,有不少员工是工商管理专业出身。张浩说,想要晋升,一线的工作经验固然重要,学历也是一块“敲门砖”。
张浩也提出,快递行业受到上班时间的限制,主要通过线上课程来提升学历,但他非常希望能有线下学习的机会。“老师与我们面对面授课、互动交流,比线上看视频学习的课程体验要好。”
“虽然三十多岁的年纪,记性也不如以前好了,但我其实什么都想学,在技能提升方面我之前还报考了健康管理师的资格证。”邓怡表示,希望在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上能有更为多元的选择,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中掌握更多“筹码”。
深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职工教育工作与职工需求之间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深圳市总工会积极打通“线上”与“线下”两个信息通道,有效拓宽了职工获取公益性教育培训信息的门路。由职工继续教育学院的职工教育工作人员深入各级工会、规模以上企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现场宣传,将素质教育讲座、技能培训、班组长培训、圆梦计划等工会职工教育项目,送到规模企业、工业区、各级工会,真正做到与职工“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
为满足职工多样化、多层次的职工培训需要,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深圳市总工会积极开展专本科学历继续教育,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等技能培训,针对“20+8”战略新兴产业开展人才培训专项,针对企业管理需要开展班组长培训、质量人才培训。同时,积极举办素质教育讲座,为产业工人、困难职工搭建学历、技能和素质提升平台。
在深圳,自工会“圆梦计划”教育项目创建以来,已帮助29556名职工圆了大学梦;推动80余万名农民工成长为初级产业工人、10余万名初级产业工人成长为中高级产业技术工人;为3500余家企业开展9000余场素质教育讲座,受惠职工超200万人;通过职工教育服务平台,以直播、录播等方式培训职工超300万人次。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