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28日—29日,由广东新快报社主办的“助力高考 共筑未来”2024—2025职业生涯规划与升学指导巡回“高招会”公益讲座交流活动依次在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广州市真光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培正中学举行。
“双高”,指目标上“高公平高质量”,也指路径上“高中与高校”对接。自2023年以来,“双高会”公益讲座交流活动已经走过了九期,分别来到了广州市第五中学、广州市南武中学、广州市第四中学、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等穗深知名高中,与众多考生、家长实现暖心双向奔赴。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冬日公益交流,传递暖意融融
12月28日上午,“双高会”公益讲座交流活动在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拉开帷幕,2025届高三毕业班学子与家长共同参与。20所高校在六十五中篮球场特设咨询展台,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招生负责人与考生、家长面对面交流答疑,解读报考政策。
高校宣讲多角度提供报考资讯
第六十五中学党委副书记郑冬梅为活动致辞,欢迎各高校招生代表的到来。她提到,各高校通过展示各自的校园文化、专业特色和学术资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她希望同学和家长可以积极互动、认真思考,珍惜宝贵的机会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各校本次公益讲座邀请到广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招生负责人开展高校宣讲。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府管理系副主任彭铭刚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专业和特色以及明年预计招生政策,他重点提到了黄埔校区、转专业政策等细节,干货满满。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作为一所全新的大学备受关注,招生处老师辛然带家长快速了解学校特色,并抛出了“全员保硕保博”的利好政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部部长、招生办主任陈金诗以“赢天时、得地利、创融合”为切入,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宣讲。他指出,广外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具有33个外语语种专业。他透露,2025年广外还将新增设一批“双学位”专业。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招生科科长钟桢详细讲解了学校专业设置、科研平台、师资力量等家长考生关注的话题,并透露明年招生将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高考志愿规划师、新快报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云直播阳光讲师杨锐鑫作题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及应对方法》讲座,为家长、学生带来志愿填报建议。面对满满干货,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杨锐鑫细心提醒家长:“不要光拍照,后续还要再消化,要和孩子再进行讨论”。
当天备受关注的还有签约授牌仪式,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所高校为第六十五中学授牌“优质生源基地”,共同签署“优质生源基地”合作协议书,第六十五中学党委书记罗锐杰上台签约并接受授牌。
收集招生资讯更收集高校“第一印象”
当天,现场咨询环节与宣讲同时进行,各高校老师早早准备好招生宣传册及海报等待学生和家长到来。虽然当天气温骤降,但现场咨询可谓是热火朝天。记者留意到,有同学不放过现场任何一所学校的资讯,收集完各校招生宣传材料后便当场翻看起来,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时便立即返回展位进一步了解。
广州大学摊位的宣传材料很快便派完,家长便扫码添加公众号以及官方微信群。该校招生老师认为,线上线下两个环节相结合交流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应大力推广。“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到更个性化的服务。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不同的需求,可以分类为他们提供需要的资讯。”广州大学招生老师说。
“招生办老师都很亲切,能快速解决我的疑问。在咨询时和通过眼神交流,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真诚。”六十五中高三年级危同学向记者分享了参加本次“双高会”的感受,为到场的各校招生老师点赞。她表示,自己在咨询时重点关注学校的发展前景、校园环境和科研能力。然而,她不仅收集各高校的招生资讯,更收集对各校的“初始印象”。“我会通过招生办老师来了解学校的特色,如果获得了专业、耐心的回应,会对学校更有好感。”危同学说。
广州市真光中学:整合教育资源帮助学子圆梦高考
12月28日下午,“双高会”公益讲座交流活动热力延续,来到广州市真光中学与高三级学生、家长见面。有27所招生高校在体育馆内设置咨询展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到校参与。
高校招生老师全方位展示办学优势
真光中学副校长杨兵代表学校对各高校的到来表示欢迎。他透露,本届高三的备考状态和备考质量逐渐实现稳步提升,未来可期。他期待双高会能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高质量整合,帮助真光学子圆梦高考。
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农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深圳大学等高校上台宣讲,为家长带来“热辣滚烫”的招生资讯。西安交通大学广东招生宣传专员汤敏通过高校特色、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西安交大的深厚底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助理、广州招宣组副组长、人体解剖学教授郭开华详细介绍了中大的校区布局、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等情况,还用生动的语言为家长们关心的志愿填报政策、招录流程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本科招办招生组老师姜胜楠向现场家长介绍,港科广是国内首家以交叉融合学科为特色的大学,与港科大资源共享、双校互补,实行全英文、小班制、项目式教学。2025年拟增加金融科技、先进材料、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微电子四个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招生科科长詹瑾妮对华农的专业设置进行了细致讲解,她强调,“华农不仅仅是农科专业强,理工科、文科等专业也欢迎大家报考。”据介绍,卢永根书院、丁颖创新班、生物学理科基地班等招生特色班涵盖了多个学科门类,欢迎考生报考。
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升学规划
在宣讲环节结束后,真光中学高三级家长和学生来到体育馆,与27所高校面对面咨询。咨询会现场人头攒动,学生和家长热情高涨。记者留意到,各高校都十分珍惜与考生交流的机会,特地带来了多种文创周边。西安交通大学的吉祥物贴纸、中山大学的校园景色明信片、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彩色荧光笔,广州商学院的幸运手链以及多所院校准备的袋子、扇子等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展示出各校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
家长和学生也全情投入到咨询交流中,一边翻看宣传册一边讨论;还有的家长拿出了在讲座时记下的笔记,和孩子分享刚刚听到的高校宣讲内容。现场一名家长为本次高招会点赞,认为形式很好,希望学校能多举办。在她看来,本次高招会更像是一个窗口,让她对孩子所关注的高校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只通过一次活动还不足以让我们做决定,会回去和孩子好好谈,听一下她的想法,后续也会再进行了解。”这位家长说。
广东广雅中学:搭建学子与高校沟通桥梁
12月29日上午,本期“双高会”的第三站抵达了广东广雅中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底蕴的百年名校,广雅中学同时也是此次参会多所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在备战高考的关键时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22所省内外知名高校与广雅中学学子“双向奔赴”,各高校招生负责人与该校的高三学子及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共同为升学之路添砖加瓦。
面对面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兰州缺水吗?洗澡会不会不方便?”在现场公益讲座环节,兰州大学副教授刘同环提到,在兰州大学的线上线下招生中,考生及家长常提到类似的关于地区差异的“误解”,总令招生老师哭笑不得。“双高会”为高校与学子之间搭建了彼此了解的渠道和交流的平台。她以幽默的语言回应了家长关于生活环境的担忧,并提到兰州大学“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依山傍水,冬暖夏凉。”此外,她透露,兰州大学2025届毕业生保研率达29%,新生入学后还将获得6次转专业机会。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陈健详细介绍了学校“一校三区”办学特点、专业建设等情况,并以2024年招生政策为例,为家长带来报考政策的解读。他介绍,希望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的学子们可从普通高考招生、特殊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共三个路径升学。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本科招生办老师马俊提到深大以兴趣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多元培养。他透露,2024年深圳大学将新增4个“院士班”进行高考招生,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市考试院最终公布为准。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填报问题,他提醒,深圳大学专业录取无级差,“进档不退档”,填报时应结合考生本人兴趣、成绩等,按“梯度”选择多个专业组填报,增加录取概率。
本次公益讲座还邀请到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招生负责人开展高校宣讲,就学校专业特色、校园环境、招生政策等进行介绍。
高校招生文创“卷”出新高度
现场咨询展区处,各高校老师为学子们准备了红包封面、校园文创鼠标垫等花式文创纪念品,在寒冷的冬日展现学校的满满诚意,让人暖意融融。中山大学准备的300本招生宣讲册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许多学生满载心仪高校的纪念品,并高兴地说着“提前沾沾喜气,明年希望能成为学校的一员”。
“我家孩子初中是中大附中,高中进入广雅学习,之后希望与中大再续缘分。”广雅中学高三家长李女士与中山大学招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她表示,作为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大后方,及时搜寻有用的升学资讯。“这场咨询会可以与高校老师面对面交谈,省时省力。”李女士说。
广州市培正中学:升学规划有方向,专业选择不慌忙
12月29日下午,“双高会”公益讲座交流活动来到广州市培正中学,23所招生高校招生负责人与学子和家长亲切交谈,一对一答疑解惑。广东新快报社携手生涯规划专家、多所省内外知名高校招生负责人,为学子带来干货满满的升学规划经验分享与报考建议。
打通家校交流“最后一公里”
广东新快报社编委、广东新快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现场致辞,并为培正中学及各高校对“双高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广东新快报社积极搭建高校与考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助力学校展示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积极统筹举办了本次“助力高考 共筑未来”双高现场咨询会,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和家长更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打通高校与师生、家校交流的“最后一公里”。
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招生负责人现场开展公益讲座,推动名高校与名高中交流,助力“双高衔接”。其中,暨南大学教授、光电工程所长、系主任卢惠辉就暨南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报考录取政策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区位优势明显,学校确立‘一体两翼、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优势学科众多,ESI全球前1‰学科数量并列广东第2。关于录取原则,卢惠辉强调,暨南大学在投档时认可各省政策性加分,普通类(历史类、物理类)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并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在身体条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我校原则上不退档。”
深圳技术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史本超提到深圳技术大学服务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已设置18个学院39个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学校重视产教融合,与251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他透露,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普通类、美术类考生报考实行“进档不退档”,学校转专业政策相对宽松,各专业不限制转出,在办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不限制转入(文转理须通过基础测试)。
全球GCDF职业规划师尹雪儿则分析高考多元升学路径,并对2024年广东高考录取情况进行了深入解读。她指出,高考并非独木桥,而是拥有多样化的升学途径。关键在于把握高考这一关键规划期,针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尹雪儿给出了具体的升学建议。
对于特控线以上的同学,她推荐可以考虑综合评价录取、教师/卫生专项计划、军校、警校、空军招飞以及海军招飞等选项。而对于成绩更为优异的考生,即特控线上60分以上的学生则还可考虑强基计划这一升学方向。本科线上的学生可考虑教师/卫生专项、民航招飞、专科定向军士等升学路径。
助力学子明晰专业方向
培正中学高三级张同学职业梦想是当一名优秀教师,在这场“双高会”上她惊喜地发现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招生摊位,可与招生老师近距离沟通。此前她主要是通过招生官网了解高校招生资讯,她表示,现场问询更能“对症下药”。 “我本人比较关注专业前景和保研率的问题,双高会的优势是能够拿到第一手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招生组成员黄同学热情地为培正中学高三学子们答疑解惑,他告诉记者,目前学生们更加关注专业和就业前景,招生宣讲册很快就派完一空,但是建议学生们在考虑专业前景的同时,也需要明晰自身的学习兴趣所在,不要盲目跟风报考专业,同时,他提到,综合评价在即,考生们现阶段可以关注往年综评政策,了解申报条件,努力提升考试成绩,有报考需求的同学要及时申报。
记者留意到,本次“双高会”还为考生和家长公益派发广东新快报社推出《阳光高考》特刊,现场几乎人手一册,不少学生和家长拿到特刊后反复翻阅,认真研读。据悉,《阳光高考》特刊涵盖了全国高校招生信息、高考录取规则解析、本科及专科招生政策变化及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一览表等板块,内容详实,受到考生及家长好评。
12月28日—29日“双高会”参展高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广州商学院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温州肯恩大学
澳门城市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汕头大学医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温馨提示:2025年“双高会”将于春季在广深两地名高中继续举行,敬请关注。参会报名咨询电话:13928995319、13500005000。
——————————————————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陈钰涵
摄影:新快报记者观显峰、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