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今年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1月17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地市专场记者会,邀请广州、汕头、河源、梅州、中山、揭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围绕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等内容谈思路,话举措。
产业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强。近年来,揭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惠来县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92.7%,这充分彰显了揭阳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那么,揭阳是如何培育县域优势产业?揭阳市市长支光南在现场进行了分享。
据支光南介绍,过去几年,揭阳把培育县域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GDP增速全省排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5.3%,目前排全省第二,预计2024全年的增速比较乐观。
在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方面,揭阳推动各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打造2-3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让县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基础上。“比如,惠来县立足得天独厚的岸线、海洋等资源优势,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不断培育壮大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因此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2.7%。”支光南说。
在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方面,以投资700亿元的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为“超级链主”,引进伊斯科、巨正源、东粤化学3个“强链主”企业,现在3个企业陆续已建成投产和18个上下游关联产业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在海洋经济产业集群方面,以投资480亿元的国电投海上风电项目为集群链主,引进GE、蓝水、天顺、亨通等29个链条项目,打造海上风电、新型储能、海洋牧场、冷能利用4条海洋经济产业链。
此外,支光南提到中山正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深化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榕江实验室及中试基地,推动榕江实验室7项科研成果中试并陆续转化投产。引进支持东粤化学研发打造全球首套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装置,培育引进亨通深海柔性海管等“卡脖子”技术落地。
采写: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