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今年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1月17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地市专场记者会,邀请广州、汕头、河源、梅州、中山、揭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围绕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等内容谈思路,话举措。
“绿水青山是河源最鲜亮的底色。河源推进‘百千万工程’,产业发展是主抓手,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是主攻方向之一。”河源市市长李勇平表示介绍,河源有好水,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人工湖,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是少有的达到直饮要求的清洁水源。
近年来,河源市依托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并在河源国家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总面积8.3平方公里的水经济产业园。园区获评省食品饮料及水经济特色产业园、入选全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区)。“有这么好的基础,我们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助力企业集聚、产业成群、园区做强。”李勇平说,
李勇平说,这两年河源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加快聚优成势,多个饮用水头部企业先后落户水经济产业园。2024年,全市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预计实现产值92.5亿元、接近百亿级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很强的辐射带动效益,为“百千万工程”在河源的实施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以水经济产业园所在地源城区源南镇双下村为例,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水产业发展之前的2006年总收入仅为8.5万元,而2024年达到了1256万元、增长了147倍,周边群众也实现致富增收,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镇强县兴村的产业。
“过去一年,随着梅龙高铁、龙寻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通车,河源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李勇平表示,接下来河源会进一步健全涵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发展全过程、全周期的精准高效服务机制,支持和推动更多企业投资河源、深耕河源,走好“两山”转化新路子,让更多的人喝到河源好水、共享河源绿美。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