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伟峰
驻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工作队队长
派出单位: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实干担当,绘就光德镇乡村振兴新画卷。”
无论身在何岗,炽热初心始终如一。2024年7月,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肖伟峰风尘仆仆来到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担任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工作之余还是学习,因为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民生福祉,是关系到每一位农民兄弟幸福感的大事业。”他笑着告诉新快报记者,有幸投身其中,倍感荣耀。在光德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肖伟峰迅速融入驻镇帮镇扶村角色,厘清工作思路,采取“组合拳”举措,带领工作队为光德镇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谋篇布局,规划发展蓝图
“调研要带着问题,梳理契合光德镇实情的产业。”肖伟峰和队员们带着思考调研光德镇原有基础的农业种植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可增收新品类及特色产业致富发展模式,依托大埔光德镇政府成立镇属企业德丰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队助力镇村政府以“各村经济联合社+民营企业+镇集体企业”的入股方式引导各村参与,实现利益联结,将增强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设定为目标,让村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有了思路,工作逐步铺开:谋划丝苗米、茶叶、豆制品等重点产业,在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布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结构,推广“企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各村成立由村集体控股,村委干部、技术骨干参与的新型专业合作社;鼓励参与稻谷、茶叶、大豆、蜜柚种植或提供劳务、农机服务等,提升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就近就业。此外,工作队借助组团单位消费帮扶资源,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通过整合镇村资源、盘活三资、统一开发,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以消费帮扶为抓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助力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推光德产品融湾。
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农业
肖伟峰带领工作队多方协调引进农业高科技企业——广东珠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光德镇自然禀赋,签署了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设立稻谷、茶叶、大豆3个种植示范区,致力于提升农作物硒含量,为农产品提质增量提供实操经验与示范引领,“预计技术加持还可使农作物产量提升5%-8%。”肖伟峰告诉新快报记者。
光德镇上澄村稻谷、上漳村茶叶种植因种植规划和技术欠缺,销售打不开。为此,引入的珠江农业公司为农户提供培训,实施叶面肥处理,“示范基地目前设立稻谷(50亩)、蜜兰香茶叶(约3000棵),在技术加持下能实现增收!”肖伟峰说,另外,新增农业项目“烟稻轮作”,申请约400亩稻田纳入大埔基本烟田也填补了光德镇的烟叶种植空白,促进种植效益提升。
大豆种植示范区建设同样是重点项目。“富岭村有豆制品加工,结合光德镇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优质大豆品种种植并引入技术指导。”肖伟峰笑言,“以前大豆依靠采购,如今建议尝试自行种植,可以完善豆制品加工产业链。”
肖伟峰告诉记者,近日,工作队的“智囊团”之一——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张晓南博士带领光德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对镇域已有产业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特派员团队建议未来应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生产的结合,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效益。”他说,特别是在副产物加工利用方面,工作队与“智囊团”的思路不谋而合,“我们要充分发挥光德镇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综合利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校对:吴习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