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月7日,2025年花都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今天,我们召开花都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就是要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省、市大会精神,凝心聚力谋产业、抓产业、强产业,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多做贡献。”花都区委书记邢翔在大会上如是说道。
过去一年:花都实现“三个升级”,路子越走越敞亮
邢翔指出,过去一年,花都实现区域定位、产业平台、城市功能“三个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踏实、越走越敞亮。
首先,区域定位实现新升级,北部增长极成形起势,南方枢纽谋篇布局。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将北部增长极打造成为支撑广州建设大都市圈、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广州北部增长极产业发展规划、协同发展规划相继发布。在北部增长极接连迎来利好之时,省、市进一步大力支持花都谋划打造“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链接东盟、面向世界”的南方枢纽。
其次,产业平台实现新升级,在国家级经开区成立40周年的关键节点,国务院批复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助推花都进一步成为企业投资兴业新高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60.06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排名全市第3,并位列“赛迪百强区”第63名。
再者,城市功能实现新升级,空铁大道(二期)项目主线基本贯通,广花路快捷化改造等工程通车,全区交通大骨架进一步完善,叠加近年来新引进的广州市六中花都校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广州融创、清远长隆等丰富文旅资源,花都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邢翔在大会现场表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是花都高质量发展最坚挺的脊梁、最坚实的依靠、最可信赖的‘合伙人’。广州北部,风起潮涌。让我们政企同心、携手同行,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踔厉奋发姿态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展望未来:以三个“三”为抓手,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广州把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战略之举、关键之为。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大湾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花都在这次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了花都经开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及政策,以向空、向绿、向新为方向,全面构建“1263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格局。
邢翔强调,接下来,花都将以“三大工程”“三大改革”“三大转变”为抓手,写好现代化产业体系这篇大文章。
坚持产业第一、“智造立区”,实施立柱架梁、数智赋能、筑巢引凤“三大工程”,推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时尚消费品、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一体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华为(花都)工业互联网赋能和大模型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数智赋能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打造空铁大道、花都大道、广清高速、山前旅游大道4条主题产业走廊,沿线布局15个重点产业平台,形成全区产业平台一张图,吸引更多好企业、好项目。 坚持发展出题、改革破题,谋深做实国家级经开区、营商环境、土地“三大改革”,更好服务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谋划推进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管委会+市场化公司”管理运行模式,与省属、市属国企合作成立百亿级创投集团,设立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出台具身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政策,力争新招引一批百亿级、十亿级大项目。始终秉持“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理念,深化“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优化亲商助企若干措施和“春风送暖”系列举措,完善“一窗受理”“五证联办”等项目审批流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信贷支持力度,培育更多优质企业。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加速工业用地收储,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流转,为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坚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能力、作风“三大转变”,引导全区上下“思想求变、工作求快、标准求高”,在服务企业、发展产业中当先锋、做表率。要深入实施“竞标争先10条”2.0版,激励全区干部解放思想、奋勇争先,大力提振竞标争先精气神。要深入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项行动,深化扩权赋能强基改革,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揭榜挂帅”、镇街“12+N”等工作,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 通讯员 梁尚龙 冯理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