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州中小学2月13日春季开学日,广州方圆实验小学“春联实地展”如期展现,这是该学校从2021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5回春季开学春联实地展出。全校72个班室门口和各处室全部贴上由该校学生创作书写的校园主题春联,这些春联联句均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原创作品。
每间课室门口都贴上学生的春联
当天的开学典礼上,每个年级的优选春联由所属年级学生举持着逐一登台亮相,春联内容均是表达各个年级在新一学期的志向宏愿。其中,一、二年级的“娃娃”举着比他们的个子还要高的四尺春联,可谓小家伙、大气派。
一副由学校领导撰联、书法老师易爱文用行书书写的2米多高春联写着:“学海扬帆,法润童心萌善念;校园启智,文明守法筑平安”登场。这副横批是“法伴成长”的大春联,在新学年开学一刻把文明法治精神传递给台下全体师生。
随着校长黄慧珊与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金牌获得者吴龙辉等嘉宾敲响一声铜锣,方圆实验小学宣布正式开学。
一些班级评选出的优秀春联和“福”字除了贴满班门,还展示到教室里。在六年级(5)班,李婧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贴在黑板上由少先队大队长徐佳逸同学书写的春联“满校园闪闪发亮,众学子熠熠生辉”。这副春联表达了校园的崭新景象和全体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六年级刘泓妤、钟琳昕也是屡屡获奖的书法高手学生,她们书写的春联分别是“一意耕读志存远,六年励炼梦真成”“六年寒窗随处暖,一朝金榜满园春”,表达了将要小升初离开母校的学子心声。
五年级(2)班杨莹老师带着同学们在班室门口观赏该班叶乐怡同学书写的春联“花城绣三春美景,校园育四有新人”。这副由五年级女学生书写的楷书春联,写得厚重开张,笔力和字形结构上颇有将军风度的气派。
低年级学生中也涌现不少书法能力。“勤学乐思习惯好,守纪有礼学风优”“堂里心花四壁放,方圆特色八面歌”,一年级学生林锴宸、李紫慧写的楷书春联已初显书法成熟。二年级同学黄郁楠写的春联“学教无差同优秀,方圆有梦共成才”,还被选送到开学典礼的舞台上向全校师生展示。
学生春联除了联句内容均为原创的校园主题,还涵盖了篆、隶、草、行、楷等多种书体,艺术上也显得琳琅满目。去年在“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活动“粤韵杯”广州市中小学生书法美术比赛中斩获双金奖的五年级陈焕然同学,以篆书书写了他的班室门口春联。
书法进课堂,教育让学生写好字做好人
据方圆实验小学教导处负责人称,作为寒假实践活动内容,学生们交来的春联都一式两份,除了评选优秀作品贴班门和开学典礼展演,还计划编印今年的学生春联作品集。
广州越海书画院院长、知名书画家陈志雄十多年来走进该校推进“书法进课堂”,把书法技能惠及全校学生,并且培养了一批批“打”得出去的书法精英学生。他介绍,学校学生书法曾多次受邀到印尼雅加达、韩国庆州、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及港澳台地区参加国际交流展,学生们创作的一批书法作品于2013年被印尼泗水国立大学中文系收藏,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交流。
陈志雄在去年的《方圆实验小学学生春联作品集》序言中写道:春联文化习俗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的公元964年,孟昶写下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春联的始祖。王安石脍炙人口的七绝《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了当时在桃木上书写寓意吉祥联句挂家门的新春热闹情景。春联书写在红纸上始于明代,一直兴盛至现今。“春联的对联,在平仄声律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春联要起码能做到符合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的最基本规则”。陈志雄以学生写春联为契机,这样向学生和家长们灌输春联知识。
去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2021年起年年举办春季开学春联实地展出的方圆实验小学,今年展出把首个“非遗版”的春节文化延续到了春季开学。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