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月20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六位代表结合各自履职实际,回应热点关切,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一不写两必写”要则,立法工作亮点频出。作为广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孔繁华分享了自己参与立法工作的体会。
孔繁华表示,自担任本届人大代表以来,她参与了十几部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起草、审议和论证工作,亲身感受了法规的出台过程。她认为,广州市地方立法的亮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地方特色,二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以《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为例,孔繁华介绍道,在条例修订过程中,他们秉承“一不写两必写”的立法要则,即不能简单重复上位法的规定,又要突出广州地方立法特色。为此,她和调研组成员前往福州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将广州具有历史特色的南粤古驿道等,具有文化特色的岭南文化中心地等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西关涌等内容,都吸收进了条例中。
在孔繁华看来,立法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得到社会认可的时刻。“当我的立法意见获得采纳时,当我每次看到游客在历史建筑前打卡拍照的场景,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这是我参与立法工作的最大动力,也是广州城市法治进步的具体体现。”孔繁华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 黄闻禹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