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并为2025年广州发展描绘新蓝图。以下是十大关键词,带你看2025年广州怎么拼。
关键词1 GDP
今年GDP预期增长5%左右
报告指出,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1万亿元、增长2.1%,实现稳中有进;固定资产投资8638.1亿元,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万亿元、商品进出口总值1.12万亿元,保持“双万亿、双增长”势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4.7亿元、增长0.5%,较好支撑发展大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商品进出口总值增长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
关键词2 大湾区
争取南沙开发开放有大变化、新进展
完成《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任务,争取国家批复南沙总体发展规划及金融支持专项政策。争取南沙开发开放有大变化、新进展。与兄弟城市一道做好湾区大文章、南沙大文章,引领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人文民生“心联通”,奋力建设核心引擎功能强劲、窗口示范作用充分彰显的现代化新广州。深化南沙与横琴、 前海、 河套等平台协同联动。推动番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升级为省级平台,推进“港澳药械通”“长者医疗券”扩面提质,优化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
关键词3 重大发展平台
打造更多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
推动东部中心升级为省级发展平台,加快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设,提升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成形起势,谋划打造花都国际时尚智港、白云港产城融合发展区,提升临空经济示范区、大湾区“绿能谷”等功能性平台承载力,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推进番禺升级建设国家级经开区、天河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荔湾省级产业园区、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更多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
关键词4 新质生产力
加快打造万亿智车名城
推动6个未来产业拔节成长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产业第一、 制造业立市, 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 绿色化“两化转型”, 加快建设 “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出台先进制造业强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狠抓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打造“万亿产值、智车名城”。推动6个未来产业拔节成长,打造具身智能、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新材料等首试首用示范应用场景,构建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高质量建设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实施金融活水向实行动,加快国际金融城、期货产业园建设,推进设立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支持广期所上市新品种。
关键词5 科技创新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高地
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部署建设面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空天深海等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实验室,以及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6万座、普通高中学位1万座,争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超过90%,争取设立广州职业技术大学。
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奋力建设靠科创进、靠科创强、靠科创胜的现代化新广州。
关键词6 畅通循环
塑造世界范“购物天堂”形象
深入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试点,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赛事经济等业态,做强餐饮、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好打造“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IP,继续办好国际购物节、 国际美食节、 直播电商节等主题活动,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塑造具有岭南韵、中国风、世界范的“购物天堂”形象。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998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度投资3815亿元以上。在重大项目谋新、谋准、谋实上做文章,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上下力气,奋力建设更有韧性、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化新广州。
关键词7 民营经济
完善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推进“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广州民营科技园建设。完善多层次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发挥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探索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
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搭建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实施涉企“综合查一次”制度,推进行政检查“亮码入企”试点,做好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关键词8 城市治理
让电动自行车“有路走有地停有电充”
抢抓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历史机遇,坚持“留改拆”并举、“拆治兴”并进,推动城中村改造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进展,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坚持走成片开发、区域统筹更新路子,推进中心城区、四大重点片区、重点功能平台区域内城中村应改尽改。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6个。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全年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其中城中村改造1000亿元以上。
针对市民关心的电动自行车治理问题,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违法乱象,进一步优化设置非机动车道、集中充电点和停放场所,让电动自行车“有路走、有地停、有电充”。与此同时,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提高交通精准调控水平,加快交通组织微循环、交通设施微改造,治理一批交通堵点乱点,优化提升慢行系统,推动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较大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关键词9 十五运
打造一批精致场馆赛区和街区
报告提出要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 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精彩。
优化落实“体育+艺术+科技”创意方案,精心谋划、注重细节,全力推动开幕式出新出彩。构建赛时运行、赛事保障组织指挥体系,高质量完成29个项目竞赛组织。高标准完成全部竞赛场馆升级改造,实施绿色行动计划,铺开数智信息化项目,打造一批绿色场馆、智慧场馆。推进城市公共标识系统改造提升,抓好场馆周边管理和改造,统筹推进建筑风貌管控、环境质量保障、配套设施建设等,打造一批精致场馆、精致赛区、精致街区。
关键词10 民生保障
有序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
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推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扩面,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好房子”建设力度,有序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
构建“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多渠道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间)。聚焦“一老一小”加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深化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机构实现镇街全覆盖,各类幼儿园开设托班1000个以上,力争每千人口托位数达5.8个。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制图:廖木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制图:廖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