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土储专项债正加速落地。近日,广东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2025年广东省政府专项债券(八期~九期)发行有关事项的通知》,计划于2月28日为专项债券(八期~九期)进行竞争性招标。本批专项债券(八期~九期)发行总额307.1859亿元,涉及2笔债券,其中,八期计划发行总额 114.04 亿元,九期计划发行总额 193.1459 亿元,均为新增专项债券,募集资金拟用于回收广东省内的闲置存量土地项目。在外界看来,此举意味着广东成为今年首个落地专项债券资金回收闲置存量土地的省份。
广东收购19市86个存量土地项目
据了解,土储专项债是地方政府为土地储备而发行的一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其资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并以项目对应的方式运作。土储专项债曾于2017-2019年发行,用途是为新增土储前期开发提供资金,后于2019年叫停,要求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直至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表示,“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
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截至2024年12月30日,专项债余额为30.80万亿元、结存限额为4.72万亿元,按未来三年每年2万亿元的限额使用。
此次,广东省拟发行307.1859亿元土储专项债,将用于回收19个地级市上报的86个土地储备、回收闲置存量土地项目。为何广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地区?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广东债务风险和财力状况良好。在限额管理下,各省专项债务限额,由财政部根据债务风险、财力状况等因素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各省级财政部门。即全国额度控制下,并非每个省份平均分配。广东是全国率先实现隐性债务清零的省份,债务风险小,财力状况好。同时,广东是自审自发试点省份。《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规定,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专项债券项目审核权限,选择部分管理基础好的省份以及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的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
广州土储专项债发行额居全省首位
今年春节过后,广东多地陆续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根据中指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2日,广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2025年度第一批拟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项目用地超220宗,拟收储价格合计超430亿元,本次广东省发行债券307亿元,占比约七成。
另外,本次发行专项债的86个项目总投资额为473.3亿元,项目拟发行专项债总额为433.2亿元,占总投资额91.5%,其中10个城市拟发行专项债总额与总投资额基本相等。
各城市来看,本次发行的专项债中,广州发行60.5亿元,居首位,珠海、惠州发行金额亦超50亿元,位列第二、第三。此前2月7日,珠海公示了第一批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14宗项目用地,总拟收储价格66.5亿元,本次发行的专项债项目涉及13宗地块,拟发行专项债总额64.6亿元,与拟收储价格基本一致。
从收储价格和收储对象来看,根据中指监测,各地折价收储存量土地,折扣多在9折左右。广东省各地公示的第一批拟使用专项债券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项目用地,拟收储价格与土地出让时的成交价基本持平,约70%的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的比值在0.8-1.0之间,接近50%的地块比值在0.9-1.0之间,约10%的地块比值在0.7-0.8之间,个别地块拟收储价格的折扣较大。另外,各地公示的项目用地单位覆盖地方国企、央企和民企,其中90%以上为地方国企。
土储专项债落地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李宇嘉表示,一是有利于降低土地库存,稳定地价,引导预期,传导至下游商品房价格和销售的稳定;二是有利于改善供给结构。收回地块,不管是调整规划再出让(建设好房子),或者用作保障性住房或公共用地,都有利于改善供给结构;三是有利于缓解开发商资金链,更好推动保交付、再拿地、新开工,促进行业和市场稳定。当然,最终效果取决于发行规模,收储的规模,以及收储后的用途等。
中指研究院同样认为,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是2025年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之一,相关政策的推进节奏和落地情况受到市场高度关注,本次广东省率先发行收购存量土地的专项债,也为市场释放了更加积极的信号,但本次广东省涉及的项目更多为地方国企地块,未来是否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市场进入新循环,还需要持续跟踪。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