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新快报曾报道反映广州海珠广场有一条石板路堪称“搓衣板”,每当有汽车开上石板路面,都会不由降低车速,车身也出现大幅抖动和颠簸。2025年2月26日,广州海珠广场部分路段围蔽施工,引发市民关注。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围挡已架设,工人正拆除石板砖。施工人员表示,目前施工作业主要是将已有的砖块翘起翻面,然后重新铺设,暂时做(道路)样板,具体完工时间还不确定。
据了解,此前海珠广场上主要有两种路面设计:一是公园步道和人行道采用沥青或平整的正方形砖石铺成,路面整体较平,行人和自行车、轮椅可以平缓通行;二是供车辆行驶的环形单向车道以及通往起义路、海珠桥的部分双向车道,铺设的则是表面凹凸不平的小块砖石,而这些正方形灰色砖石,就是被市民诟病的“主角”。
此前报道
2023年9月5日,新快报对海珠广场石板路进行报道。人大代表段安春提交建议,希望拆了海珠广场的石板路。
车主声音
“开起车来不舒服,像一条烂路”
据此前报道,居住在附近二十多年的伍先生直言,“我觉得这像一条很烂的路,即便是为了美观或者为了减速,也太夸张了。”
谈及“搓衣板”路,车主李小姐充满怨气。她住在海珠区,工作在越秀区,每天上班都要经过海珠桥。“海珠桥南往北下桥位凹凸不平的路面估计让每个路过司机都很烦。哪怕公交车路过都要抖三抖,更不用说普通的小汽车了。”
李小姐认为,更大的问题是,一到下雨天,这个凹凸不平的路面就会积水。“就在人行道斑马线旁边。哪怕只是雨不大,积水都能超过10厘米。而雨势再大一点就更夸张了,随随便便就有20厘米深。小汽车很容易对靠非机动车道的那条机动车道望而却步,怕积水导致发动机死火。”李小姐说,每到下中雨的时候,很多小汽车都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变道,原本宽阔的两车道不自觉地变成一车道,通行效率大大降低。
她希望,能够把目前的石头地砖撬走,重新铺上正常的马路材料。“车辆走得平稳,车主、乘客都舒畅。”
“根本不好走,好好的路突然就断了,一到这里就‘噔噔噔噔噔’。”一位骑士向新快报记者说道,当石板路刚刚铺成的时候,他就亲眼看到一位老人家在这里走路摔倒了。
“除了老人家和小孩,平时走过这条路的问题不大。最愁的是下雨天,积水严重。有时候你明明感觉到,开车的人看到你了,他也不想溅到你,把速度放得很慢很慢,但还是没办法,即便他再怎么小心,你只要站在路边都会被溅到。”在附近居住多年的小周说道。
同样骑着电动车经过的陈女士则比较淡定。“我们骑车的人感觉这条路相对来说没那么好走,我被溅湿过好几次。除此之外,都还可以。”当然,如果有关部门肯关心民生,将石板路重新变得平整的话,陈女士表示,她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代表声音
广州市人大代表段安春提交建议——
拆掉石板路,恢复沥青路面
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广州市人大代表段安春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向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提交了《关于更换海珠广场现在铺装的石板路的建议》。该份建议提到,2019年2月以来,越秀区进行海珠广场及周边环境品质提升建设工程,推进道路、绿化、交通等提升工作。为了配合这次品质提升工程,当年7月,海珠广场将原来的沥青路铲掉,开始施工铺装石板路,从海珠桥上下桥位开始,全部改成双向宽度大约12米,长度全部计算起来大约有1000米的环海珠广场的石板路。工程于当年9月完成。
段安春认为,由于石板路的铺设不是很平整,造成路面凹凸不平,雨天四处溅水,车辆行驶颠簸、轮胎噪音大等缺点,给过路的市民群众造成极差的体验感。加上石板路平整度差,易扬尘,在机动车行驶碾压和自然因素影响下,极易产生磨损、松散、磨耗层脱落露骨等病害,因此维修养护工作量大,而且适应的交通量较小,不适合做城市大交通量道路交通。而沥青路面具有车辆行驶平稳、噪音小等特点,是很多城市道路的首选,道路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并可再生利用、适宜分期修建等优点。
段安春建议,为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愿望、提升市民群众对道路出行的体验感,相关政府部门要尽快拆除现有不实用的石板路,恢复海珠广场原来的沥青路面。此外,诸如沿江路上的两块石板路,只要不是专用人行道,他认为也应该换掉。
采写: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 郭思杰 王彤 李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