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当地时间3月2日报道,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知名投资人巴菲特发表了罕见评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征)关税是一种战争行为。”
据报道,巴菲特(上图)表示,“实际上,我们在关税方面有很多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征)关税是一种战争行为。”
“久而久之,它们就成了商品税。”巴菲特笑着说。他还补充道,“然后呢?在经济学中,你总是要问这个问题。你总是说,‘然后呢’?”
巴菲特警告说,惩罚性关税或将引发通胀,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报道称,这是现年94岁的巴菲特首次就新一届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发表公开言论。
据此前报道,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3日,特朗普宣布对两国加征关税措施暂缓30天实施,并继续进行谈判。根据这一决定,相关加征关税措施将于3月4日生效。
当地时间3月2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上图)表示,美国将于3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关税水平可能低于25%,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最终确定关税水平。
针对美国称将于3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的产品加征关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3月2日表示,加拿大将对美国此举作出“强烈、明确且对等的回应”,加拿大政府已经制定了应对计划。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将于3月4日开始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决定关税的确切水平。卢特尼克还表示,25%这一加征税率有可能不会生效。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称,已决定对欧盟征收25%关税,并将“很快”宣布。美欧一旦发生贸易摩擦,德国经济将首当其冲,尤其是汽车、制药和机械制造业等对美出口密集型行业。不少德企表示,将加强全球布局及对华合作,以应对美关税冲击。
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德美贸易额增至2528亿欧元,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针对美国关税威胁,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所长迈克尔·许特日前警告,关税将削弱德国产品竞争力,严重影响以出口为导向、本已疲弱的德国经济。
德国工业联合会负责国际事务的管理委员会成员沃尔夫冈·尼德马克说,单单美国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关税,就将直接波及德国工业界,其中汽车行业及其上游供应商受冲击最严重,因为德企通过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厂向美国市场供货。
目前,德国车企在美雇用约13.8万名员工,涵盖整车制造及供应链体系。德国车企在美工厂依赖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零部件供应。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美方相关措施不仅冲击德国汽车行业,也将伤及美国本土汽车市场。
宝马公司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汽车组装厂,为全球市场生产X系列车型。宝马集团全球政府事务负责人格伦·施密特日前表示,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高度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需要的是创造更多合作,而不是保护主义。“宝马集团是全球化的企业,我们不需要关税的保护,而是要拥抱来自全球的竞争。”施密特还表达了宝马在华投资的坚定信心。他说:“我们和中国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也是具有战略和长远意义的。”
美国是德国制药行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约四分之一的德国制药出口产品流向美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德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60亿欧元的制药产品,包括药品和医疗技术。
德国制药业正在为美国关税威胁做准备。德国默克集团约27%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该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葛丽鹤(外文名:贝伦·加里霍)近日接受采访时说,过去几年里,默克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全球布局,均衡地投资于不同地区,并提高了供应链韧性,以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是我们最重要且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我们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凸显了我们对该市场长期潜力的信心,以及我们在其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德国巴登-符滕堡州企业家联合会副总经理文庭说,美国的关税政策和保护主义措施正在威胁德国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模式。德企竞争力强,一直与全球公司共同开展创新合作,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中国无疑是最具影响力、最重要的合作国家之一。 ”
巴登-符滕堡州经济部战略和对外经济司司长约翰内斯·容说:“我们注意到全球贸易中的保护主义趋势日益加剧,许多活跃于国际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对未来感到担忧,这些企业需要开放的市场、公平的贸易关系以及稳定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德中双方需要继续传递合作的信号,深化德中经贸关系。
全球知名叉车制造商德国凯傲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布·史密斯表示,他对凯傲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物料搬运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我们一直在中国持续投资,并将继续加大投入。”
这可行吗?历史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
1928年,赫伯特·胡佛竞选美国总统时,为了拉拢选票,承诺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农产品市场。然而,这一承诺却开启了美国经济史上黑暗的一页。
胡佛当选后,各路资本家纷纷游说对更多产品加征关税。参议员里德·斯穆特和众议员威利斯·霍利提出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关税扩展至两万多种进口商品,成为美国经济灾难的导火索。
1930年,胡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的联名反对,签署了这份法案。结果,其他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数年间,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贸易也遭受重创。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陷入了大萧条。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适得其反,被美国国会称为其“史上最灾难性的法案之一”。斯穆特和霍利本人也付出了政治代价,一个丢掉了议席,一个连连任提名都没捞着,他们也因该法案而从此臭名昭著。
将近100年后的今天,美国一些政客似乎忘记了这段惨痛的历史,再次挥舞关税大棒。然而,历史早已昭示,这种看似精明的策略,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来源:新华社、中新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