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外交主题记者会,外长王毅答记者问
新快报讯 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表示,中国外交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下守正创新、稳健前行,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积极和深远的变化。中国外交将继续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外交政策
元首外交
今年元首外交将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王毅介绍,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成果丰硕,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历历在目。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周年纪念大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中阿合作论坛,三大主场外交树立起全球南方携手共进的新标杆。从欧洲到中亚,从金砖到拉美,四次重要出访汇聚起世界团结合作的新动能。
王毅表示,2025年对中国、世界都是重要年份,元首外交将迎来新的高光时刻。上个月,习主席出席了亚冬会开幕式,拉开今年主场外交的序幕。我们还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习近平主席预定开展数起重要外访。元首外交将书写中国同世界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中国外交
我们将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力量
王毅表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的稀缺资源,各国尤其是大国做出何种抉择,将决定时代方向、影响世界格局。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我们将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我们将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力量。中国人民有着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我们从不惹事,更不怕事。任何极限施压、威胁讹诈,都无法撼动14亿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我们将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继续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与全球南方谱写团结自强的新篇章。我们将用事实证明,和平发展这条路是行稳致远的光明大道,也应当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们将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进步力量。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以人类前途为怀、人民福祉为念,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凝聚更广泛的共识。
我们将做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建设力量。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机遇。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合作环境,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周边外交
美方所谓“印太战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王毅表示,亚洲既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共同家园。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稳定的重心、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区域安全的支撑。
如今,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我们还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是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当然,邻里之间难免有磕磕碰碰。历史遗留问题,现实利益矛盾,都需要妥善处理。但我们相信“家和万事兴”,只要秉持“共同家园”的理念,坚持“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就一定能够化解分歧,合作共赢。
王毅强调,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部署中导,美方出台所谓“印太战略”这么多年,为地区国家做了什么?除了挑起事端制造分歧,什么都没有,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上合组织
今秋将在天津举办上合组织峰会
王毅表示,今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经过24年发展,上合组织已从6个成员扩大为26个国家的上合大家庭,构建起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弘扬上海精神,坚守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初心,走出了一条新型区域合作之路。
今年秋天,中国将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峰会,届时上合国家领导人将齐聚海河之滨,总结成功经验,擘画发展蓝图,凝聚合作共识,让上合组织从中国再出发,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命运共同体。
全球南方
全球南方卓然壮大是时代最鲜明的标志
王毅表示,当今世界风起云涌,风从南方起,潮自南方来,全球南方卓然壮大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志。如今的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了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已经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
世界百年大变局下,东西南北关系出现此消彼长的历史性变化。展望未来,要让世界稳下来、好起来,全球南方是关键。
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因为我们有着反殖反霸的共同历史,也有着共同发展振兴的共同使命。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道,谱写人类发展的历史新篇。
对外关系
中俄关系
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
王毅表示,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
双方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决定永久睦邻友好,开展全面战略协作,寻求互利合作共赢,因为这样最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方向。中俄已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站在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前列,树立了相邻国家关系的典范。一个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变,更不会受第三方干扰,是动荡世界中的恒量,而不是地缘博弈里的变量。
去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三次面对面会晤,共同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历史新阶段。
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中俄两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双方将以共同纪念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美关系
“两面人”的做法无法建立起彼此的互信
王毅谈中美关系时表示,相互尊重是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幻想一边对华打压遏制,一边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这种“两面人”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也无法建立起彼此的互信。
针对关税战、贸易战,王毅对美连发五问:有不得,反求诸己,美国应该复盘一下从这些年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
贸易逆差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通货膨胀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
民众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中美经贸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如果选择合作,将实现互利共赢;如果一味施压,中国必将坚决反制。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都将在这个星球上长久存在下去,因此必须和平共处。
中方将继续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致力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欧关系
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成就彼此、照亮世界
王毅说,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回顾半个世纪的交往,我们认为最宝贵的经验就是相互尊重,最强大的动力是互利共赢,最一致的共识是多边主义,最准确的定位是伙伴关系。
50年来,中欧合作获得长足发展,贸易额从当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7800亿美元,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将近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50年后的今天,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中欧合作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将成就彼此,还将照亮世界。
中印关系
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
王毅表示,中印关系过去一年确实迈出了向好步伐,双方不断加强各层级的交往和务实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中印互为最大邻国,中方始终认为,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的正确选择。作为两大文明古国,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直到找到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要坚持不以边界问题定义两国关系,不让具体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中日关系
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王毅表示,去年11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重要共识,同意按照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呈现改善发展的积极势头。
王毅强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淡忘历史,就会迷失前进方向。防止军国主义阴魂复活,是日本时刻不可松懈的应尽义务,也是中国和亚洲人民不可挑战的坚定意志。在良知和诚信的检验面前,日本应当恪守和平宪法精神,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回归中国已经80年了,日本仍有人不思反省,与“台独”势力暗通款曲。我们要正告这些人,与其鼓吹“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谨记,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中非关系
今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将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
王毅在谈中非关系时表示,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是落实北京峰会成果开局之年,我们愿意按照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助力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培育数字、绿色、人工智能等新增长点,推进1000个小而美的惠民生项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提升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今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将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中方坚定支持南非履行好主席国的职责,为全球治理留下“非洲印记”。
中拉关系
中拉合作只有相互支持没有地缘算计
王毅表示,中拉合作是南南合作,只有相互支持,没有地缘算计。
拉美人民要建设的是自己的家园,不是别人的后院,拉美国家所期待的是独立自主,不是“门罗主义”。中拉合作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尊重拉美人民的意愿,符合拉美国家的需要,也为拉美的振兴提供了可靠的选择、广阔的前景。
今年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中方将于上半年在华举办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拉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热点问题
台湾问题
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
王毅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也是事实。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主要战胜国当年发表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要把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日本也宣布承认《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这些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一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彻底杜绝了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鼓吹“台独”就是分裂国家,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
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搞什么双重标准。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应该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就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台独”分裂只会玩火自焚,“以台制华”无异于螳臂当车。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
乌克兰危机
谈判桌是冲突的终点,也是和平的起点
王毅在谈到乌克兰危机时表示,中方从危机爆发第一天开始就主张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我们就在为和平奔走,为促谈而努力。
中方欢迎并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同时也要看到这场危机根源错综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融化解也非一日之功,但冲突无法有赢家,和平不会有输家,谈判桌是冲突的终点,也是和平的起点。
各方立场虽然不尽一致,但是大家都希望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并被各当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协议,这是应当共同努力的目标。中方愿意根据当事方的意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最终化解危机实现持久和平来继续发挥我们建设性的作用。
乌克兰危机延宕超过3年,回过头来看,这场悲剧本可避免。各方应当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安全是相互的,也是同等的,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还是要倡导并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的长治久安。
国际秩序
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就说了算
王毅谈到国际秩序时表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事实证明,联合国经受了考验,发挥了作用。
现在形势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单边主义抬头,强权政治泛滥,有的国家对联合国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质疑,但中方认为,矛盾越是复杂,越要突出联合国的重要地位;挑战越是紧迫,越要维护联合国的应有权威。
各国都希望避免世界重回丛林法则,为此,首先要筑牢主权平等的基石,承认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就说了算。二是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全球南方的声音应当得到更多倾听,各国的正当权益应当得到充分保护。三是要恪守多边主义的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包容协作取代集团对抗,以“大团结”破除“小圈子”。四是要加强国际法治的权威,大国尤其要带头讲诚信、讲法治,反对双重标准和选择性适用,更不应欺行霸市、巧取豪夺。
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当然也是这一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我们无意另起炉灶,也不支持任何国家推倒重来。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意识到自身承担的国际责任,将坚定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做多边体系的中流砥柱,做全球南方的正义代言。
中东局势
国际社会应更多聚焦“两国方案”
王毅表示,加沙属于巴勒斯坦人民,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强制改变加沙地位的行径,都不会带来和平,只会引发新的动荡。我们支持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共同发起的加沙恢复和平计划。人心不可违,公理不可废。大国如果真的关心加沙人民,就应该推动加沙全面持久停火,加大人道主义援助,秉持“巴人治巴”原则,为加沙重建作出贡献。
中东不靖,世界难安,而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症结在于“两国方案”只实现了一半,以色列国早已建立,而巴勒斯坦国仍遥不可及。下一阶段国际社会努力的重点,应当更多聚焦“两国方案”,更多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只有如此,巴以双方才能真正和平共处、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才能长期友好共存。为此,巴勒斯坦各派首先要落实好《北京宣言》,实现团结自强;中东各方要跨越分歧,支持巴方建国;国际社会要为巴以和平凝聚共识,提供助力。
中国是中东国家的战略伙伴,是阿拉伯兄弟的真诚朋友,中方将继续坚定地为中东人民争公道,争和平,争发展,支持中东国家自主掌握前途命运,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早日实现和平振兴之梦。
南海问题
侵权挑衅必将自食其果
甘当棋子最终只会被抛弃
王毅表示,过去一年,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保持着和平稳定,仍然是全球航行飞越最安全,也是最繁忙的海域。中国与印尼就海上共同开发签署了政府间共识文件。中国与马来西亚启动了海上问题双边对话,中方已实现同南海当事国涉海机制性对话的全覆盖。实践证明,没有对话解不了的难题,也没有合作达不成的目标。
王毅在谈中菲海上争议时表示,不久前在一个国际论坛上,有一位官员说菲律宾同中国的摩擦就是一出“皮影戏”。这个比喻很形象,因为每次海上行动编写剧本的是域外势力,承包直播的是西方的媒体,而戏码千篇一律,就是处心积虑抹黑中国,人们已经没有兴趣再看这出不断重复的闹剧了。中方将继续依法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管控仁爱礁、黄岩岛时也会根据实际需要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但侵权挑衅必将自食其果,甘当棋子最终只会被抛弃。
实现南海的睦邻友好、长治久安,靠信任,也要有规矩,关键是要落实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制定好“南海行为准则”。在中方推动下,“准则”的磋商进程正在加快,已经完成了案文三读,我们对达成“准则”充满信心。
缅北电诈
临近边境的缅北电诈园区已全部清除
王毅表示,2024年,我们从黎巴嫩、海地等高风险地区平安撤回1万多名中国公民,处理领保案件5万多起,接听12308领保热线50多万通,发布海外安全提醒5000多条。我们的目标就是,天涯咫尺,祖国常在。
网赌电诈是老百姓忧心的大事,也是我们抓住不放的要事。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和周边国家领导人共同关心下,执法和外交部门通力协作,有效开展跨境合作,全力解救受困中国公民。临近边境的缅北电诈园区已经全部清除,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个国家正在合力对泰缅边境地区的电诈进行集中打击。我们的任务就是,斩断伸向人民群众的黑手,切除网络电诈这颗毒瘤。
2025年,我们将围绕“三个一”建设海外平安中国体系:一是打造一个海外安保国际合作平台,深化同各国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澜湄国家的安保合作,延伸互帮互助“朋友圈”。二是用好一条海外领保求助热线,提供全天候、零时差咨询和协助。三是完善一套风险预警、应急处突联动机制,为海外同胞提供更高效的领事保护,也给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国际涉华民意
欢迎各国朋友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中国
王毅表示,人民友好是双边关系的基础,也是促进和平的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距离不断拉近。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始终以诚相待,彼此之间有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发达国家民众当中,发现中国、拥抱中国也正在成为热潮。
欢迎各国朋友走出信息茧房,摘下有色眼镜,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一个更加真切、鲜活的中国,用敞开的心扉来感受14亿中国人民迸发的蓬勃生机。
中国科创
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是哪吒的舞台
王毅表示,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当然这条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无论是航天科技,还是芯片制造,外部施加的无理打压从未停歇过。但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的舞台。
王毅说,中国有句古诗说得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小院高墙”挡不住创新思维,“脱钩断链”最终将孤立自己,科学技术不应成为编织铁幕的工具,而应当是普惠共享的财富。
(综合央视、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