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3+证书”招生的本科招生院校达到12所,总招生计划达1825人,比去年扩招了465人;依学考录取人数小幅增加……广东2025春季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已经开启,如何在种种新变化中找到理想高校,并实现精准的双向奔赴?新快报记者聚焦各校特色,整理部分院校的权威招生资讯,供广大学子参考。
(以下排序不分先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厚德博学 唯实求新
作为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学校之一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5个校区。学校设有经济学等九大主要学科门类,包含省级重点学科、珠江学者设岗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建有广东工业实训中心、省级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助力学校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
优势解读:学校突出特色发展,是职业教育研究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地,先后被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等。学校充分发挥培养培训职教师资“母机”作用,成为广东职业教育的龙头。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80人。
韶关学院
立志 崇德 勤学 创新
广东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位于韶关。设有17个二级学院、70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点。学科专业涵盖十一大学科门类,拥有理论物理、教育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1个。
优势解读:近五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2923项,其中国家级688项,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100强。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10%,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5%左右。居省属本科高校前列。学校影响不断扩大,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人。
嘉应学院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广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位于梅州。现有5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学科专业综合涵盖11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优质专业。学校秉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的办学宗旨,建立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优势解读:拥有2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聘请了丘成桐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人
韩山师范学院
勤教力学 为人师表
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潮州。学校凸显“扎根粤东,传承潮州文化,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及其他各类人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60个本科招生专业(含大类),拥有省级协同育人平台、省级产业学院、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冲补强”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优势解读:重视学生科学人文素养、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近三年来学生在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近3600项。学校成立“大师工作室”,聘请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来校任教,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0人。
岭南师范学院
崇德 博雅 弘志 信勇
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湛江。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学科专业齐全,设有32个(含8个挂靠)二级学院,建有省优势重点学科、省特色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涵盖十大学科门类。
优势解读:办学资源优越,建有多个培训基地、实验室和省级教学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术科技竞赛等中屡获殊荣,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12%,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20人。
广东科技学院
崇德 尚学 精艺 笃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东莞,于201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4700余人。紧密围绕东莞地区重点发展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等3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等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
优势解读: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3.01%,先后有27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本科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学生考研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达97%以上。
招生计划: 2025年学校对“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0人,“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30人。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重知识 更重能力 尤重品德
创建于1996年,位于肇庆。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5所职业本科高校之一、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2022年6月,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
学校拥有星湖和大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56.6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人,被誉为全国最美民办大学之一。学校先后被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十佳民办高校”等多项殊荣。
优势解读:现有专任教师105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7.34%。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大批来自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培育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以及具有行业或企业经验和背景的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累计为社会输送十余万名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0人,“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30人,普通类30人。
广东白云学院
敦品励学 求是笃行
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现有两个校区。学校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基础,稳步拓展国际教育,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设置已形成以理工类学科专业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优势解读:2020年、2024年两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在校友会中国各城市群最好大学排名中,广东白云学院位列粤港澳大湾区最好大学(民办)排行榜第一名。为广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中心。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0人。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学以致用 敬业重能
创办于1999年,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民办全日制职业本科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607亩,在校生近2万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建立起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大健康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开设普通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0个。
优势解读:学校形成“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搭一个平台,孵化一批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用融合、教学做一体化、以研究促创新、以创新带动创业”的育人机制,学校办学贡献得到社会认可,广东省民办高校唯一进入十强学校,最具特色民办高职院校称号。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节水型高校”等。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0人,“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生)205人,普通类395人。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德业并进 自强不息
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其前身是1993年创建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成为第一所以优质“双高”学校为基础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学校现有西丽校区、香蜜校区、深汕校区3个校区。学校紧跟深圳重点产业布局建立15个专业群,2024年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15个、全日制专科招生专业84个。
优势解读: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布局专业,与多个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紧密合作,共建18所特色产业学院,实施“九个共同”双主体育人模式。2019年入选首批“双高”计划10所A档建设单位、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本科)30人,“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生)1957人,退役士兵类计划招生10人,西藏新疆班计划招生33人。依学考普通类计划招生2486人,音乐类计划招生19人,美术与设计类计划招生295人。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学以致用
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30强等。
优势解读:学校聚焦大湾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全球拓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与20多个国家及地区签署了50余份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重点对接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领域建设11个专业群,现有招生专业53个。近三年,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均保持在98%以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近90%。
招生计划:“3+证书”考试招生(中职生)990人,退役士兵类计划招生10人。依学考普通类计划招生950人,美术类计划招生50人。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师道传承 卓尔不群
位于广州科技教育城内,占地面积约578亩。学校聚焦广州学前、婴幼儿照护、创意文化等重点领域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求,形成了语言艺术、奥尔夫音乐融合教学、合唱、女子足球、非遗艺术教育等五大专业特色。
优势解读:围绕“聚焦学前教育、融合艺术体育、发展健康服务、增强社会功能”的专业群布局思路,建设“1+3+N”专业群发展模式。学校已设立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11个高职专业;开设幼儿保育、婴幼儿托育等5个中职专业。已建立固定的校外见实习基地175个,可以满足各专业学生实践实训教学需求。
招生计划: “3+证书”类招生(中职生)435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290人,体育类20人,音乐类80人,美术与设计类60人,舞蹈类30人。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每一天
广东省唯一轨道交通类公办高职院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是华南地区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基地。
优势解读:办学条件优良,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3亿元;纸质藏书75万册、电子图书71万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6.1%,高级职称教师占32.8%。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生)881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781人。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寻真求是 格物致知
创办于1957年,现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院校等。入选“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为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高校。
优势解读:学校实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证书制度,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学校现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1个,获得“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7个,深入开展产教深度合作,现有产学合作企业数533个,校企共建了79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企产教协同育人新局面。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中职生)2288人,退役士兵计划招生5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1677人,美术类招生150人。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厚德 砺学 修技 至善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广州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开设12个二级学院,八大专业群,共32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
优势解读:学校努力创建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招生就业连续多年保持两旺,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8%,企业满意度超过95%,中小企业就业学生占75%,为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生)1272人,依学考普通类1055人,音乐类30人,美术与设计类160人。
私立华联学院
自律 乐群 勤奋 进取
创立于1990年,由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广州地区部分普通高校的一批离退休教授联合创办。学院坐落在广州市天河区,公交、地铁、高速公路全覆盖,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兼职、实习、就业机会。
优势解读:近10年来,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已为社会培养了7.6万多名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0多年来坚持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50多期,近5万学生参加;现有50多个社团,95%以上的学生可参与多彩社团活动。
招生计划:“3+证书”类招生(中职生)709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1048人,体育类招生32人,音乐类招生28人,舞蹈类招生8人。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始办于1993年,原为“广州岭南文化技术学校”,是一所以大健康类专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和文化艺术类专业为支撑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广东省民办学校中唯一一所高职示范性院校。
优势解读:学校拥有两大校区,校园总面积1241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纸质图书逾179万册,电子图书逾88万种。有42个高职招生专业,其中有4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5个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近三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4项,创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招生计划:“3+证书”类招生(中职生)2750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4031人。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厚德 自强 勤思 敏行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财经商贸类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职业院校。该学院积极开展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理念、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实施“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练”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优势解读:学校现有专业41个,其中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6个,形成了以财经商贸大类为主,电子信息、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新闻传播等专业大类协调发展并具有新商科特点的专业结构。
招生计划:“3+证书”类招生(中职生)2500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3560人,体育类招生110人,美术类招生30人。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励耘明德 止于至善
成立于2009年,原名“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2012年更名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目前共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84亩,建有50多个设施完备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校内设立智能系统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实践基地,教学设施齐备,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超1.45亿元。
优势解读: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了50个招生专业,组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群,形成了工、经、管、文、医、艺术传媒、大交通等全面发展的学科布局。与10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打造实训、实习、就业平台,与部分大型企业合作,设立奖学金,为企业定向培养优秀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生)3300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7703人,体育类招生60人。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勤奋 厚德 求实 创新
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具有26年办学历史,依托集团雄厚办学实力和集团化办学优势,秉承“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和社会声誉。
优势解读: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27297平方米,拥有实训室148个、多媒体教室250间。校内建有1个附属二级专科康复医院。学校与广州市白云区电商、物流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实训室、研发中心、平台,在校内合作搭建了“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乐聚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形成“优势专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联合发展的产学研模式。学校建有4个产业学院,与170多家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校企合作协议。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对口总比例达70%,就业工作中获得省的“优秀”等级。
招生计划:“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生)1788人,依学考普通类招生1403人,音乐类招生20人,美术类招生20人,舞蹈类招生20人。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崇仁 尚礼 致知 精技
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域。开办至今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超过23000名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曾先后荣获广东省年度最具竞争力十强职业学院(民办)、广东省“示范名校”等荣誉称号,现为广东省高职护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优势解读:学校高度重视“医(企)-校”协同育人,与广东省内50多家二甲以上综合医院、20多家医疗机构和企业单位建立了学生实习、教师实践、联合人才培养等产(医)教融合的深度合作关系。近几年来,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项目百余项,获奖千余人次,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第一志愿报考率、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均居同类院校前列。
招生计划:依学考普通类计划招生672人;“3+证书”类计划招生(中职生)595人。
整理: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罗佩凰 张韫婕(内容来自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校官网等,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