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所有之前保密的记录……现在都公开了。”这是美国国家档案馆18日公布最后一批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相关记录时,发布在其网站的声明。
肯尼迪遇刺60多年来,围绕案件的猜测始终没有消散。枪手真是单独作案?他案发前为什么会前往墨西哥城的苏联和古巴使馆?一颗“神奇子弹”竟能击中两人?美国时任副总统及中央情报局到底是不是幕后黑手?
1963年11月22日中午,46岁的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埃尔姆大街乘敞篷汽车巡游时遭枪击身亡。事发后仅一个多小时,24岁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抓获。两天后,奥斯瓦尔德被警方押解途中,当地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开枪将他打死。警方称鲁比的开枪动机是对肯尼迪之死过度悲伤。几年后,鲁比因癌症死于狱中。
肯尼迪死后,副总统林登·约翰逊继任总统,并任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厄尔·华伦领导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对肯尼迪遇刺案展开独立调查。该委员会1964年12月发布约800页的调查报告,认定奥斯瓦尔德单独作案,从得州教科书书库大楼6层向肯尼迪连开3枪,导致后者身亡。
60多年来,不少人对华伦委员会的调查结果不满意,坚信枪手并非单独作案,怀疑冷战时期的苏联和古巴也牵涉其中。还有人认为黑手党、甚至时任副总统约翰逊、以及中央情报局等方面也有嫌疑。
一个广泛流传的阴谋论是,肯尼迪遇刺与中情局有关。一些人认为,与中情局有关联的杀手开了致命一枪;还有一些人认为,中情局事先知晓枪手的刺杀计划,但有意不作为,最终导致刺杀发生。
今年1月23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相关部门解密肯尼迪以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遇刺案的全部剩余档案。3月17日,特朗普宣布18日将公布与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8万页未删节的文件。不过,美国国家档案馆18日晚分两批公布上述文件,总共只2182份6.34万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