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日前,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学院原院长洪三泰与麻章区委副书记陈云,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杰、广州市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展开深度对话,探讨粤西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为传承与发扬岭南文化,洪三泰致力构建粤西文化谱系,其编著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料汇编》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座谈会上,这位年逾八十的文化学者指出“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这一理念与麻章区近年实践高度契合:通过实施“文化赋能十项行动”,当地将历史文脉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6%,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贡献率达到15.2%。
近年来,麻章区紧扣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总要求,系统推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践行“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部署,以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为核心,打造“一核三带”文化振兴格局。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工程”,全区建成多个村级文化综合体,村民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通过‘非遗+产业’模式,我们已带动近千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陈云说。
工作队队长赵四海表示,麻章区现已建立“政校村企”协同创新平台,这种将专业艺术力量引入乡村场域的做法,既彰显了“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的发展理念,又探索出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的现实路径。
“要将零散的文化遗存串珠成链,统筹保护好当地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指标评价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麻章经验’。”工作队队员、驻那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永华表示。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从千年海丝古港到新时代文化振兴高地,麻章区积极探索、务实创新,加快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奋力书写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