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月21日,由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梅州分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梅州柚春季果园管理培训会”在梅县区松源镇宝鑫家庭农场和十记果业有限公司顺利举行。本次培训会聚焦春季果园管理关键技术,通过专家授课、实地指导、产业研讨等形式,为梅州柚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当天上午,培训会在宝鑫家庭农场拉开帷幕。梅县区松源镇人大主席廖敏雄、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谢岳昌、驻松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代表、省市农业专家及50余名柚农、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
廖敏雄在致辞中表示,梅州柚是松源镇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通过科技特派员机制和驻镇帮扶行动,已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果园。希望广大柚农抓住培训机会,提升技术水平,为打造“梅州金柚”品牌贡献力量。
谢岳昌表示,当前柚产业面临气候风险、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需以科技为支撑,推动“经验种植”向“智慧管理”转型。本次培训会将通过“田间课堂+产业研讨”模式,为柚农提供“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技术指导。
参训人员走进宝鑫家庭农场柚园,开启首场田间实训。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李国华围绕“春季柚园土壤管理与肥料施用”,现场强调“测土配方、减肥增效”的科学理念。果树研究所苟文涛博士则针对“柚树修剪与病虫害防治”,指导柚农辨识黄龙病、溃疡病等常见病害,并示范疏枝修剪、生物诱捕等绿色防控技术。
参训柚农积极提问,专家逐一解答,现场互动热烈。“以前施肥全靠经验,今天学了土壤检测方法,才知道科学管理能省成本、提品质!”一位种植户感慨道。
当天下午,参训人员移步广东十记果业有限公司,聚焦产业升级与人才融合主题。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党组成员、果树研究所科技服务团队与松源镇相关负责人、十记果业代表等20余人展开专题研讨。
围绕“高层次人才与基层农业实践融合”,与会专家提出深化“农技轻骑兵”服务机制,推动高校科研团队与种植主体结对帮扶,破解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以“梅州柚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策略”为核心,探讨了品牌建设、电商营销、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优化路径。十记果业负责人表示,将联合科研院所开发柚果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带动农户增收。
本次培训会是梅州市落实“百千万工程”和“青梅计划”的重要实践,通过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户四方力量,搭建“技术下乡、人才下沉、产业升级”的联动平台,为春季果园管理提供科学指南。未来,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将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团队优势,联合驻镇帮扶工作队,开展常态化技术培训,推动梅州柚产业向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