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能”成为职场人未来五年最应该学习的技能——这是一个来自脉脉高聘人才智库最新发布的《2025春招职场安全感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洞察》)的观察。
根据《洞察》,过去一年间,职场人的安全感呈现“冰火两重天”。超四成职场人职场安全感下降,三成职场人安全感上升。
不同岗位的职场安全感平均分跨度较大(4.89-6.80分)。金融与投资类以6.80分位居榜首,设计类以4.89分垫底。前者可能源于金融行业高利润、强合规性构筑的专业壁垒,以及从业者高于市场平均的薪酬水平。而设计类岗位(如UI/UX设计)收入高度依赖外部需求,且AI替代压力大,安全感普遍偏低。
多个工种的从业者安全感低于平均值6.03。具体而言,技术/研发类岗位技术壁垒与“35岁危机”现象并存;产品与运营类岗位近几年需求不足,裁员风险加剧;中后台类岗位常被视为“成本部门”,预算削减时首当其冲。
《洞察》还显示,不同行业职场人的安全感差异明显。人工智能行业安全感最高,达到6.92分,远超平均分6.03。互联网与新教育培训行业的职场人垫底,评分仅为5.67分和5.85分,可能受近几年行业波动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正处于洗牌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因市场竞争加剧与企业经营风险,从业者安全感仅勉强跨越及格线,安全感评分为6.08分。
在职场人提升安全感的措施中,提升业务能力、拓展人脉资源和学习新技能位列前三。2/3职场人(65.91%)通过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安全感,半数人(50.23%)靠拓展人脉资源构建外部支持,四成人(40.33%)选择学习新技能。此外,部分职场人采取了开源或节流措施(37.90%提高储蓄/消费降级,36.23%发展副业/理财投资)。值得注意的是,仅三成职场人(29.22%)选择跳槽或转行,反映出当下职场人对主动求变的谨慎态度。
在提升职场安全感的关键行动上,未来五年职场人的技能需求调研结果显示:AI/人工智能成为职场人关注焦点,超过第二名专业技能近一倍,折射出技术迭代引发的普遍焦虑,以及专业技能作为传统护城河仍具价值。
在新发岗位量TOP10的技术岗中,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构成新发岗位平均月薪TOP3,分别为68051元、60768元、52381元。而在新发岗位量TOP10的非技术岗中,AI产品经理以49785元的平均月薪领跑,为人才来源主要平台产品、用户产品和策略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朱飞认为,职场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安全感,在职业和工作的选择上,应努力离市场更近、离资源更近、离结果更近、离价值创造更近。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应聚焦细分领域,积累更多的职业价值积极信号。同时保持开放心态,提升学习能力,成为高适应力的“π型人才”。
采写:新快报讯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