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落幕。这场历时半年的科创马拉松,吸引该校12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最终遴选出108件优秀作品晋级终审,并评出14项作品冲击“挑战杯”省赛。
据介绍,本届赛事报名人数较上年增长23%,征集作品覆盖人工智能、乡村振兴、数字文创等12个热点领域。校赛组委会聘请跨专业评审团,这12大领域的学界领军人物与行业技术权威构建起“学术导师+企业专家+创投顾问”多元评审矩阵。
评审采用“三维四阶”严选机制,通过现场答辩检验创新逻辑,实物演示验证技术突破,路演展示评估市场潜力,四轮评审层层递进。最终,经32位专家四轮严谨甄评,14项作品凭借前沿创意与扎实功底成功突围。该校智能工程学院刘佳教授在点评时指出:“本届作品呈现出三大显著转变——技术路径从模仿复刻转向原始创新,成果形态从实验室样品升级为市场应用产品,攻关模式从单打独斗转型为团队协作,这恰好印证了职业教育改革‘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
即将代表学校出征省赛的14支团队已进入“百日冲刺”关键阶段。参赛学生廖远鹏分享成长感悟:“在导师团队的全程指导下,我们的项目实现了从创意萌芽到原型落地的蜕变,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把想法变成专利,用技术改变生活’的成就感。”
南洋理工校团委负责人刘火青透露,学校正以“挑战杯”竞赛为牵引,构建“课程-实践-竞赛-孵化”全链条式创新生态系统,生动呈现“双高”院校建设的育人成效。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皮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