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今年以来,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镇立足生态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通过整合辖区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利益联结,系统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促的新格局,探索出一条“生态增值、集体增收、群众增富”的绿色发展路径。
据悉,杜步镇党委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镇党委统筹党建、林业、农业、文旅等部门资源,联动鱼水旅游风景区、腾皓生态农业、广东远夏农业、醒龙玻璃等多家企业,形成“规划—种植—运营—反哺”全链条闭环,创新推出“企业供苗、党群合种、村民管护、收益共享”机制。
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走访辖区企业,组织召开在外人才返乡座谈会,动员企业、热心人士等积极参与绿美生态建设,累计筹集绿化资金近2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各村结合本村实际采购苗木,动员村民签领苗木种植并享苗木收益,把生态资源变成“可量化、可分配、可持续”的共富资产。
让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关键是把树栽进土地,更把生态种进人心。杜步镇党委选准紫薇、坚果乔木这些“接地气”的树种,全镇生态价值实现量化增值。在杜步村委会金鸡至竹围公路沿线打造1公里紫薇景观带,并在紫薇景观带下补种簕杜鹃,形成“紫薇开花在上、簕杜鹃绽放在下”的立体花廊。耐干旱的紫薇、坚果乔木兼具修复裸露土地、吸附粉尘等生态价值。
从种树到增收,镇党委积极推动生态资源向产业纵深拓展,这些绿美生态藏着村集体经济的财富密码。例如,紫薇大道景观与沿线的鱼水旅游风景区联动,绿树掩映,翠竹婆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通过生态增值、品牌曝光、客流共享提升景区综合消费额,紫薇大道观光线路门票收入的40%用于鱼水旅游风景区运营,60%反哺杜步村集体。紫薇景观利用鱼水旅游风景区引流契机,同时在沿线腾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设蔬菜采摘点,在景区设农产品销售点,推动农产品销量增长。将绿美生态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既延伸了产业链条,又推动了绿美生态转化为绿美经济。
杜步镇还创新村民参与乡村绿化机制,让乡村绿化成果真正惠及百姓。村、企开发乡村绿化管护员、生态导游等公益岗位,带动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近2000元。同步推行“苗木到户”计划,统筹社会资金与村集体资金,结合村民意愿,采购黄皮、枇杷、年桔等经济苗木,鼓励村民免费认领,领到树苗的村民负责种植和管护,鼓励村民种植在自己庭院或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果实收益全归村民。通过“务工挣薪酬+种树得收益”双渠道,村民从“站着看”变为“一起干”,实现“种绿”“护绿”与“增收”三促进。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唐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