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川现代化设施蔬菜产业园里,企业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育苗床正在安装,将实现从种子到苗的智能化管理;在富川瑶族乡村振兴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园里,一个个酸甜可口的西红柿正在装箱打包,准备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在粤桂(四会—富川)协作产业园内,桂北香芋正在被新引进的肇庆呈香公司加工成芋圆、芋泥等产品,实现价值翻倍……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四会、富川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粤桂产业协作,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在提升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新质生产力,推动富川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提档升级,为推进富川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撬动科技赋能
设施蔬菜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自2022年起,富川大力推动传统蔬菜种植业向数字化设施蔬菜种植业转型,通过整合财政资金、粤桂协作资金和社会投资资金,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全力助推富川建设现代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实现企业壮大、乡村发展、群众增收三方互利共赢。
2023年以来,粤桂协作投入6178万元,在古城镇高路村、葛坡镇白牛村、富阳镇朝阳村新增现代设施蔬菜基地395亩,并建设全自动智能育苗温室等配套设施,推动富川现代设施蔬菜产业集群进一步提档升级。
在朝阳村的富川现代化设施蔬菜产业园的育苗温室大棚内,工人正在安装设备。产业园负责人王云飞向新快报记者介绍:“这是我们山东中农格瑞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育苗床,可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苗的全程智能化管理,将育苗成活率从九成提高到98%。”
大棚的一侧,一排排V字架上,基质土里种植着芥菜苗,用于测试适合西红柿种植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用西红柿做试验成本太高,芥菜的生长条件和西红柿差不多,成本更低。”王云飞解释道。
该产业园占地241亩,建有1个全自动智能育苗温室和6个薄膜温室,预计于今年7月投产。“除了种植、中期维护和采摘,其他环节都实现了智能化,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王云飞透露,产业园投产后采摘期每天将带动60到80人次就业,并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接下来将建立“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种植。
在富川瑶族乡村振兴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园内,一个个大棚整齐排列,规模壮观。基地采用大棚种植水果青瓜、西红柿、螺丝椒等高品质反季节蔬菜,已有5款农产品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证书,产品供不应求。
“三期建有大棚204个,每个面积约2.3亩,大约100个已经出租给周边农户。”基地负责人李小甜介绍,大棚出租不收中介费,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并保底销售。以一年种两茬西红柿为例,一个大棚可以增收五六万元。“由于大棚采用智能化管理,有保障有兜底,农户积极性很高,不断有人过来咨询。”
2024年,富川全县现代设施蔬菜大棚建设规模达2400余亩,蔬菜年产量超过4800万斤,年产值超过1亿元,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年增加村民地租收入189万元,帮助全县156个村集体增收720万元,解决群众在家门口就业4000人次,增加务工收入400万元,联农带农效果显著。
聚焦“特色”发力
写好香芋脐橙“土特产”文章
特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广东肇庆四会市驻广西贺州富川粤桂协作工作组(下称“四会驻富川工作组”)紧密配合当地政府,在区域协作上持续发力,通过健全和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以及经营体系,推动香芋、脐橙等特色产业不断扩产提质,助力富川打造桂北香芋种植核心区、加工集聚区、商贸物流集散地。
2024年,富川谋划实施了脐橙种植示范基地、香芋种植基地项目3个,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了灌溉、排水、施肥、交通物流、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夯实了产业基础;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科院等院校交流合作,加强了品种培育,提升了产业质量;引进了广东肇庆呈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呈香公司”)生产高品质芋圆芋泥,有效提升了富川香芋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了产业链条。
呈香公司专注于先进制造工艺生产高品质速冻芋头、紫薯、地瓜等精加工产品。在四会驻富川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去年8月,该公司搬迁到粤桂(四会—富川)协作产业园,并且已经投产,预计年产值约8000万元,年利税可超500万元。公司不仅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还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香芋种植。
“我们2024年收购毛芋头等原料4000吨,2025年将加大研发新品力度,积极拓展烘焙、中餐、商超等渠道,计划年采购香芋规模超6000吨,用人规模将超过200人。”呈香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从肇庆迁到富川,除了因为富川是香芋种植核心区外,还看中了当地的成本优势和营商环境。“当地有很好的招商政策,各级政府和工作组也积极做好各项服务,我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做好“土特产”文章,必须打造特色乡土品牌。在四会驻富川工作组的积极推动下,富川脐橙荣获多项殊荣,获评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以及北京菜篮子工程优品名录,并通过“圳品”标识认证,让富川脐橙畅销全国更有底气。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已经成为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在粤桂资金协助下,富川已有杰德蔬菜种植基地等四个项目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今年还将至少增加3家。
强化区域协作
“筑巢引凤”持续注入发展活力
富川地理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发展农业种植。除了香芋、脐橙等特色产业外,近年来,随着酸菜鱼品类的走红和广州酸菜加工企业的入驻,富川芥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菜”。
2022年,在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广州市润农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润农丰”)在富川开办分公司,主营小叶酸菜、盐腌菜等酸菜品类。凭借自主研发的制作工艺,该公司与钱大妈、盒马等商超以及太二酸菜鱼、酷比爽味包等知名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畅销全国。
“公司是去年三四月份正式投产的,一年来产值达到了三四千万元。”富川润农丰总经理罗卫平介绍,目前公司的三条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正在规划建设1600平方米的新厂房,并增加一条生产线。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说起企业发展,罗卫平深有感触,“政府和工作组都非常关心我们,这次粤桂协作将投入350万元支持我们扩产,缩短了企业发展周期,对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企业发展,群众也受益。润农丰直接带动本地就业95人,并带动农户合作种植小叶芥菜1000多亩。今年扩产后,芥菜种植面积将扩大到3500亩,就业岗位将增加到150个。
在助力落地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工作组加强区域协作,持续引导企业落地投产。2024年,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3家,实际到位投资额达5.27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36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9人,为富川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为富川群众增收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保障。
驻广西贺州市富川粤桂协作工作组组长肖艳表示,将继续严格落实中央和两省区部署要求,持续强化粤桂产业协作,携手推动协作再上新台阶,为富川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动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 轶 通讯员 朱奇俊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校对:冯卓盈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