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日前,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本次年会以“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为主题,汇聚全国6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智能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社会热点展开深入探讨,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心理学理论支撑。
扎根理论传承 服务国家战略
广州大学副校长吴开俊在致辞中指出,广州大学秉持“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精神,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进拔尖创新和卓越应用人才分类培养。2024年精神病学/心理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并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家战略需求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和广州大学心理学科负责人聂衍刚教授都高度肯定了本次年会主题的前瞻性,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马凤岐教授则肯定了本土理论心理学研究者以“推动理论创新、深耕学科历史”为己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心理学体系做出的重要贡献。
学术前沿碰撞 勾勒健康图景
此次年会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等11位专家做主旨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具身认知、AI伦理、心理建设、中式健康观等多个前沿领域,勾勒出促进心理健康的未来图景。
马向真教授、丁道群教授等6位报告人分别围绕伦理规范、贫困认知、开放科学等议题,深入探讨心理学理论如何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同频共振。此外,会议同步开设“文化传统与心理健康理论融合”等4个分论坛,共举办62场专题报告。
主办方表示,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为心理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加快了“健康中国”建设进程。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张蒙娇 通讯员 广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