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17日,由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海事博物馆、长安博物馆、铜川博物馆主办的“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正式向公众开放。
唐代俗语中“去天尺五”的韦、杜两家是人们所认为的距离“天子”最近的家族。汉唐时期,韦、杜家族枝繁叶茂,高门煊赫,人才辈出,是关中世家大族的代表,正如唐代俗语所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个家族,走出了宰相杜如晦,名将杜预、韦孝宽,文人杜甫、韦庄、韦应物……这两大家族,在大时代背景下,人才辈出,在各个领域对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览分为“月满长安”“彤云涅变”“帝室羽翼”“人生参商”“岭海烟云”五个篇章,生动呈现汉唐时期关中世族文化与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深度交流与融合。走进展览,观众可以穿越时空,触摸历史,领略两大世族的辉煌与荣耀,透过他们的故事,触摸到汉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精髓,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据介绍,韦、杜均为古老姓氏,韦氏源于商代豕韦氏,杜氏源于西周杜伯。汉宣帝时,韦、杜先祖奉诏迁至长安城南,开启家族新篇。第一章“月满长安”重点讲述韦杜家族迁居长安的故事,通过两汉时期,两大家族遵孝悌、务学习、崇节俭、结益友的故事,呈现出家族的文化底蕴与不断传承的家风。其中的一个人物——西汉本始三年(前71)任丞相的韦贤,曾请求“退休”并开创先例,为日后官员“告老”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参照。
第二章“彤云涅变”讲述了乱世来临,杜预、韦孝宽等将领凭借军功重塑家族声望的历史。玉壁城之战,韦孝宽顽强抵抗东魏进攻,重塑对峙格局。南北朝时期,家族成员效力于关中政权,韦彧、韦瓘等在地方治理上推动民族融合。家族将领如韦彪、韦皋等身披“金甲”,守护边疆,推动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通过本篇章的呈现,观众可以看到韦、杜家族从汉代的文治走向魏晋南北朝的武勋,军功带来了凤凰重生式的质变,延续了显赫的门第声望,跻身进王朝核心统治层。
隋唐时期,韦、杜家族真正跻身帝国统治核心层,成为皇室的“飞鸿羽翼”。两家族从政为官者如云,被誉为“海内冠冕”,或入朝堂参决机要,或赴地方理政安民,推动帝国走向繁荣。杜如晦以“房谋杜断”著称,韦氏九大公房中多位成员担任宰相,如韦安石、韦贯之等流芳百世。而王婉教子和睦、韦思谦弹劾权贵,亦展现了尚廉务俭、崇文重教的家族传统。同时,韦、杜家族与皇室频繁联姻,成为“金色伴侣”。韦氏多位成员成为皇后、妃嫔或娶公主,杜氏也有名臣与皇室结亲。第三章“帝室羽翼”重点呈现两大家族在隋唐时期显赫的社会地位。
“花间派”词人韦庄、工书法的韦诞、擅绘画的韦偃、我们熟悉的杜甫、杜牧……除了政治、军事人才,韦、杜两个家族还走出了大量的“文化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诗画的形式,将历史与艺术留存千年。第四章“人生参商”,就讲述了唐代这一繁华与战乱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韦、杜家族以艺术与宗教为舟,探寻人生的起伏与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章“烟海岭南”重点讲述韦杜家族成员在岭南留下的深刻足迹。韦杜家族多人出任岭南节度使,如杜佑推行轻徭薄赋,发展海贸,使岭南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亦有家族成员因政治失意被贬岭南如韦执谊,被贬崖州后,组织兴修水利,传播中原文化,其修建的水利工程岩塘陂、亭塘陂,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唐代岭南还是重要的香药贸易中心,沉香、乳香等香药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用于生活与医药。韦、杜家族在岭南的活动,推动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岭南的蜕变与发展。
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
展览时间:2025年4月17日至2025年10月16日
展览地点:广州海事博物馆三层展厅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通讯员 海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