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18日,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广州动物园和广州市增城林场管理中心联合打造的广州动物园大熊猫竹子种植基地,在增城林场正式落成。记者获悉,今年,广州动物园将争取再招两位熊猫“新同事”入职。
上午10时,春风拂面,竹影婆娑,“竹韵共生·守护国宝”广州动物园大熊猫竹子种植基地揭牌仪式在增城林场正式启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动物园、广州市增城林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和青少年学生参加仪式。挥锹、挖坑、放苗、回填、浇水……活动现场参与者们兴高采烈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批竹苗的种植,并挂上树牌签名留念。
为什么要种新竹子,目前熊猫的食物不够吃吗?广州动物园科普教育部副部长许建琳介绍,大熊猫的食物中,竹子约占食物总量的99%,一只成年大熊猫每日需消耗约50公斤竹子。因此,可以观察到,大熊猫每天的日常就是吃吃睡睡。
许建琳透露,目前,广州动物园现有两只大熊猫,园方将争取今年再招两只大熊猫新“同事”入职。
早前,广州动物园通过在自有场地种植竹子保障供给,近年主要与饲料供应基地合作获取竹源。此次建成大熊猫专属竹源种植基地,在保证稳定供给优质竹源的同时,更将依托基地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科研合作和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促进大熊猫保护。
记者了解到,本次种植面积约50亩。广州市增城林场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华表示,50亩还不够吃呢!
“这些竹子种下后,需要2-3年才能满足大熊猫采集食用的要求。”张华表示,林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基地至300亩,以及改造低效竹林300亩,将种植黄金间碧竹、佛肚竹、矢竹等10多种竹类,满足大熊猫的不同口味需求,为广州动物园新增大熊猫展示提供坚实保障。
据介绍,增城林场面积广阔,年均气温21.6℃,降水丰沛,以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纯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为竹类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此外,与广州动物园距离不远,压缩从采摘到进食的时间,保证竹子的新鲜。
链接
广州动物园大熊猫饲养历史
从1965年10月起,广州动物园共饲养过17只大熊猫,其中7只属于广州动物园自有产权,从1991年起,以租借形式展出10只。1973年,园内最多同时饲养过5只大熊猫。1980年3月,大熊猫“宝玲”“珊珊”作为友谊使者远赴日本福冈展出,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其中,雄性大熊猫“珊珊”终年33岁,相当于人类一百岁,在20世纪90年代十分难得。
2016年,大熊猫“星一”“雅一”入住广州动物园,以悠闲惬意的“老广”姿态和“空中瑜伽”等特点深受市民喜爱。目前,动物园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新大熊猫馆建设,预备新增大熊猫展示。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