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摊开广东地图,北江与西江宛如两条翡翠绸缎,纵贯佛山全境。两江既是黄金水道,也是生态绿脉。4月23日,佛山召开环两江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先行区建设实施“路线图”,介绍先行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先行区在文旅、水经济、交通建设等领域的规划和举措。
关键词:城乡融合“试验田”“再造一个新佛山”新动能
先行区是佛山市委实施“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的战略交汇点,是佛山承东启西梯次发展的中部地带。
本次发布会对4月17日印发的《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下称《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意见》明确锚定三个定位,实施六项工程,落实五个强化,塑造“1+2+3+4”的空间格局。会议透露,先行区实施范围涉及佛山市五个区,由核心区、协同区两部分构成。核心区包括南海的丹灶、西樵、九江,顺德的龙江,三水的白坭、西南等6个镇街,重点建设北至思贤滘、南至甘竹溪、东至北江、西至西江的区域。协同区则为西江、北江沿线的南海狮山、禅城南庄、顺德乐从和勒流、杏坛、高明荷城等6个镇街 ,重点围绕设施建设、产业协同、文旅融合、风貌提升等方面,与核心区协同发展。
《意见》指出三个定位是:将先行区建设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三个阶段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底,先行区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品质提升、城乡融合等加力提速,成为佛山“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的重要展示区。到2027年,先行区的镇域经济、环境品质、公共服务等显著变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先行区的城乡面貌根本改变,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展现“多彩佛山”的重要窗口。
佛山市委副书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任刘智勇介绍,建设先行区意义深远。从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角度,佛山作为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需要先行区作为“试验田”率先示范。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实需求看,佛山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相对薄弱,先行区建设能培育中间地带发展动能,辐射带动两翼协同,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同时,先行区建设有利于佛山深化与粤西粤北协同联动,在大湾区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从“再造一个新佛山”目标看,“环两江”区域能为新佛山建设注入强大动能,展现“多彩佛山”。
关键词:规划引领,推动重点项目实施
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何战称,将重点从规划引领、年度任务落实、重点项目实施、抓好改革创新、加大宣传力度等五个方面推动先行区建设加快落地见效。
佛山将尽快启动实施先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力争于今年8月份完成先行区产业发展、城乡风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3个专项规划,形成“1+3”的规划体系。
聚焦《意见》提出的“三个定位”“六项工程”,提出了32项重点任务。同时,抓好重点项目实施。2025年度的重点项目清单正在梳理和谋划中,将于近期印发实施。项目确定后,我们将以“挂图作战”的方式抓好落实,以实物增量推动先行区建设落地见效。
在改革创新方面,将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抓好改革探索,激发先行区发展动能,为全省、全市先行探路。
关键词:串珠成链,打造“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
先行区具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意见》中将“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作为三大定位之一,并提出了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工程的重要任务,佛山将如何开展和落实相关工作?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宝坚表示,佛山主要立足打造让市民和游客满意的文旅资源产品、打响“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城市IP,让“周末叹佛山”成为旅游新风尚,将重点做好高起点谋划文旅工作、高标准推进重点项目、高效能实施串珠成链等三方面工作。
目前,该局初步完成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三年行动方案,目的是用三年时间,把“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为全市农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市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发展典型区、广东省山水都市休闲旅游创新示范区。
2025年,全市文旅系统将围绕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7个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推动配套的80个重点项目的落实。一是在环两江先行区按照每10公里至少建成一个高品质文旅项目,建成1个在湾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文旅项目;二是新建改建一批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文旅基础设施,满足市民游客出行需要;三是推进“几字湾”、西樵山、甘竹滩3个文旅集聚区均有新增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四是建设水乡联动发展廊道,实施樵北涌至有为水道联通工程,活化沿线古墟、古村落、旧集市,增强沿线村居发展活力;五是举办环两江自行车赛、徒步和马拉松赛事活动,发展节日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低空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宠物经济等新业态,建设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让周末微度假、带着宠物去旅行成为常态;六是加强旅游码头布点,大力发展水系旅游;七是探索推出一批文旅微短剧,打造流量经济,让“跟着微短剧游佛山”成为风尚。
在高效能实施串珠成链方面,该局将推出手绘图、电子地图,给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出“水陆双线”精品游径等。6月初该局将举行相关招商推介会及掌门人江湖大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两江先行区资源开发。
关键词:做好水文章,壮大水经济
水是先行区的最大特色和资源优势。在做好水文章发展壮大水经济方面,佛山市有什么创新举措?
佛山市水务局局长赵颖强调,佛山将以打造区域协调、产城融合、人文和谐的高品质岭南水乡为目标,构建“流域治理、生态赋能、安全可靠、水韵名城”的现代绿色水网,做好水文章培育发展好水经济。
在推动水经济绿色健康发展方面,佛山将在当前全力推进禅城龙湾水上运动基地、南海丹灶金沙户外运动岛、三水白坭文创特色小镇3个水经济试点项目基础上,储备了16个水经济项目。同时,强化水岸联动,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系统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里岸上综合治理,确保环两江先行区水环境更重生态,水安全更增保障。此外,每个区每年建设至少一条绿美碧带、一个幸福河湖,推动打造思贤滘、甘竹滩省级水利风景区,塑造高品质滨水发展空间。
关键词:交通区位,长短规划相结合
从位置来看,先行区处于五区接合部,要发挥其承东启西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很关键。佛山市对这方面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设想是怎样的?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丘胜辉表示,近期,在高快速路网建设方面,佛山重点推进南新高速、广昆高速改扩建等高速项目建设,构建广佛极点与江门及粤西地区的新通道;推进季华路西延线建设,强化先行区与中心城区和新机场的交通联系;有序推进塘西大道三期及其南延线、广佛新干线等项目,加强先行区与佛北及广佛核心区联系。
在完善内部路网体系方面,2025年计划在先行区范围内完成塘西大道南延线南沙村连接线工程、龙江太和庄环岛交通改善工程等24个道路交通项目;重点推进汇龙大道-生态路项目、河滘大道南延线工程等4条跨区跨镇道路建设;完成丹灶镇和西樵镇11.6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工作,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丽圩镇建设。
在先行区沿江道路连通提升方面,积极推进约139.5公里沿江道路的畅通工作;结合文旅项目、赛事活动的实际需求,统筹谋划环两江沿线197个上堤点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提升,支撑沿线文旅项目建设,服务慢行观光需求。在港口水运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进顺德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南鲲码头改扩建、富湾作业区通用码头等项目,推动环两江航道和港口码头能级提升。
中远期,佛山将积极谋划推进佛肇云高速、清远至高明高速以及禅西大道南延线(广台高速-龙高路段)、横十路等高快速路项目,持续完善先行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欧阳作业区通用码头、醒群作业区港口码头等项目,不断提高环两江港口的运输效率和贸易竞争力。佛山已启动“十五五”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将进一步重点谋划部署环两江先行区综合交通建设,力争到2030年左右,实现先行区的城乡交通环境显著改善,交通出行品质显著提高,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为先行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文/新快报记者胡珊霞 实习生杨艺涵 通讯员 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