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京溪租好房子,社区党组织便提醒我要及时报到,还邀请我参与社区植树志愿活动。”今年3月初,来自广东揭阳的青年党员小卢,在广州某生物制药公司就职,租住在白云区京溪街云景花园社区。“社区党员主动帮带,我很快融入了社区大家庭,找到了‘家’的感觉。”小卢向记者说。
白云区京溪街云景花园社区党委通过系统得知,有流动党员流入,便主动联络小卢,为其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学机制、发放一套学习书、提供一个服务平台、开展一次联建活动,让小卢主动融入组织,安居乐业。同月,白云区京溪街党工委组织开展“红暖京溪,绿动未来”党建引领绿美白云系列志愿活动,小卢积极响应,主动认领绿植增绿“微心愿”,与党员群众共同种下紫花风铃木、三角梅等18棵树种。小卢表示,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亮身份、当先锋,进一步增强了获得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近年来,白云区京溪街党工委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通过摸清情况底数、加强教育管理、落实服务效能等举措推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确保流得出、管得住、用得好,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级联动统筹,确保“流而有家”
白云区京溪街党工委建立“街道+社区(联社)+支部”三级联动摸查机制,辖内17个社区(联社)党组织党务专干通过走访入户摸查、电话微信对接流动党员,详细登记流入党员的姓名、年龄、入党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由街道党建指导员逐一核实录入,与流动党员及其党组织双向确认,确保不漏一人。加强企业党建共建,与圣地集团党支部、中达安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部、广州锟元方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等召开党建共建交流座谈会,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流动党员工作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1”个专档管理,确保“流而有学”
对排查出的流入党员,街道党建指导员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专门的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及时更新其工作变动、居住迁移等信息,保证台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定期开展沟通交流,常态化掌握流动党员工作生活状况及困难需求。各社区(联社)党组织聚焦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党规、开展红色教育等抓好流动党员的理论学习,确保“学习不掉队”。街道为流动党员赠送学习书籍50多册,进一步夯实流动党员思想根基。
“N”种形式推动,确保“流而有为”
办好“红色课堂”。京溪街依托“红暖京溪”党建服务品牌,增强“古道课堂”育人实效,去年以来,举办专题宣讲活动超10场,涵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史培训、新质生产力理论、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等,促进流动党员“充电蓄能、强筋补钙”。打造“暖心港湾”。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培训、法律咨询、文体活动、心理辅导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并结合传统节庆假期,开展“红暖京溪”“乐融白云”系列节庆文化融合活动50多场。搭建“民声桥梁”。注重发挥流动党员沟通“桥梁”“窗口”作用,南方医科大学社区邀请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及党群服务优化调研,着重听取流动党员意见,让流动党员了解并参与社区建设,共促安居乐业美好图景。
据悉,白云区京溪街现有流动党员超50名,呈现以下特点:来自广东省的占总人数44%,除广东省外,人数较多的省份为湖南、江西、安徽;流动党员较为年轻且受教育程度高,年龄主要集中在26岁至39岁,六成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接下来,白云区京溪街党工委将不断健全流动党员管理举措,擦亮“红暖京溪”“古道课堂”等党建品牌,引导流动党员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其在社区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促进流动党员心有归处、干有劲头,为京溪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红色动能”。
采写: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陈璐、杨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