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医疗照护需求,广州市正式启动了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广州市卫健委透露,目前广州32家试点医疗机构覆盖全市11个区,提供近4000张床位,旨在减轻患者家庭的照护负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市卫生健康委领导表示,“免陪照护”试点的启动是广州市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位于广州市中心,周边社区密集,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收治患者中周边老年人群居多,60岁以上患者占比达64.92%。老年患者常因慢性疾病、术后康复等需长期住院,家属因工作、生活压力难以全程陪护,一级护理及特级护理占比高达61%,对专业陪护需求迫切。
今年4月起,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推出免陪照护服务护理实践,在创伤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全科医学科、急诊病区、心血管内科、中医科8个试点病区分期分批协同推进。
躺在免陪护病房病床上的创伤骨科患者林叔(化名),目前术后尚未完全恢复行动能力,身边没有家属照顾。在护士和助理护士共同协作下,林叔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还能定时缓慢地下床行走康复,“来这边有了护士们的专业照护,恢复很快,家人也都放心去忙。”他说。
“针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员协助早期下床活动,护士同步监测生命体征,康复师指导步态训练,三者协作使患者术后康复周期缩短15%。”作为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科室之一,创伤骨科、中医正骨科护士长王珂介绍了“责任护士-护理员-中医治疗师-康复师-营养师”多学科协作模式,每日联合查房制订个性化照护计划。
“经过近两个月的实践探索,创伤骨科与中医正骨科的免陪照护服务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化服务模式。”王珂表示,免陪照护服务试点以来,患者家属负担明显减轻,满意度明显提升;住院天数较单病种平均住院天数少2.2天;平均住院费用较单病种平均费用低约2300元;医疗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0。
住院不仅患者要与疾病斗争,还需要家属投入大量的人力陪护。而该院另一个试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则提出“精细化分层照护”理念,推出“围手术期全托”方案。“我们不是病人的家属,但我们是‘无冕家属’。”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钟素妹介绍,为不同手术患者提供精准护理,大型手术配备康复团队,小型手术推行无痛病房护理,日间手术实现当天入出院,“科内不少患者术后需带管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和康复风险管理的专业度要求极高。”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负责人陈瀚熙介绍,医院陪护队伍建设成熟,近两年累计完成陪护服务9.01万单,服务天数超9.9万天,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照护经验。形成“护士专业指导+助理护士生活照护”双轨模式。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穗卫健委 胡颖仪 孙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