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月25日晚,忻城县思练镇蓝家屯灯火辉煌、歌声嘹亮,忻城好声音“十佳歌手”大赛思练片区初赛在此激情开赛,来自思练镇等四个镇的优秀歌手同台竞演,为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
蓝家屯是粤桂协作共建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这次活动也是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成果的一次展示。广东茂名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组团帮扶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以来,借鉴茂名市“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和“四小园”建设等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打造“一心三屯”乡村振兴特色带,构建全域大发展格局,推动忻城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组织交流 奏响共建“前奏曲”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探索,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茂名组团帮扶忻城以来,两地高度重视,积极协作,有序推进打造忻城县乡村振兴特色带。
为强化顶层设计,两地落实“双常委”共同负责粤桂协作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理清发展思路。通过“五个一”工作法,即一项目一专班、一项目一台账、一个工作群、一个推进机制、一张作战图,对项目完成进度情况、资金拨付进度、存在问题等进行动态管理,推动乡村振兴特色带建设一步步从“蓝图”变成“实景”。
在两地积极推动下,忻城大批村委干部到茂名等东部地区参观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对示范村屯建设理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回来后,驻忻城粤桂协作工作组以及示范点所在镇干部采取入户访谈、板凳会议的形式,深入村屯与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粤桂政策,解答村民的疑虑,逐步实现村民思想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政策护航,科学规划,群众支持,为乡村振兴特色带建设凝聚强大合力。忻城县粤桂协作工作组成员告诉新快报记者,刚去屯里的时候,村民态度比较陌生,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村里越变越好,村民的态度也热情起来,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顺利,“有一次去村里,八十多岁的老奶奶高兴地对我们说,‘我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村里变得这么漂亮,谢谢你们!’”
建好和美乡村 谱写振兴“进行曲”
乡村振兴,示范“带”动。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茂名驻忻城县粤桂协作工作组组长吴小红介绍,结合地理文化等特色资源,忻城正在围绕蓝家屯、平山屯和新九屯打造“一心三屯”乡村振兴特色带。
走进该特色带的核心区域蓝家屯,眼前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村道干净整洁,麦田绿意盎然,具有浓郁特色的壮族房屋分布其间,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望之令人心胸开阔。
2023年至2024年,投入粤桂帮扶资金1977万元,借鉴广东经验做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对蓝家屯、平山屯和新九屯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实现雨污分流,环境整洁、河溪清澈,鸟语花香。对屯中微菜园微庭院进行整治,进一步提升整村风貌,打造“村在田园中,田园在村中”“小河绕村舍,村依小河居”的田园风光。
在此基础上,整治原有河道,在河岸打造亲水平台、亲水营地、林野稚趣乐园、康养健身步道。同时,把田园景色融入田园经济,建设果蔬采摘园,逐步完善农文旅发展配套,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度假,增加村民创收渠道。
3月仍是枯水期,加之降温阴雨天气,蓝家屯显得有些冷清。“到了丰水期,河边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景色特别美,周末和节假日很多游客。”工作组成员边走边说。
在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下,如今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原来的脏乱庭院、荒芜林地、杂乱河堤,化作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个个承载田园乡愁的和美乡村正在加速推进,一幅幅和美乡村宜居画卷正在串珠成链。
促进农文旅融合 唱响壮乡“致富曲”
为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特色带作用,粤桂两地携手,通过引进专业的“乡立方”设计团队,结合前期示范点建设,打造以蓝家屯为核心,以“壮美老家”为主题、以“壮文化创新样板”为理念定位,探索将“一心三屯”乡村振兴特色带打造成蓝家屯、平山屯和新九屯生态资源高价值转化共富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乡村振兴。
来到蓝家屯的壮美老家游客接待中心,门前一片绿油油的麦田令人惊喜。“我们利用冬闲田种植南方小麦,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打造景观,一举两得。”广西忻之星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忻之星”)总经理杨寿旺介绍,麦田景观在南方比较少见,这片麦田按照小麦生长阶段可打造南方草原、小麦扬花、小麦出穗和金黄麦浪四种景观,将成为蓝家屯的一个特色。此外,忻城素有种植小麦的传统,而且用当地小麦制作的土面条颇受欢迎,已经纳入土司贡礼公共品牌,目前种植小麦1800亩,计划开设面条加工厂,做好忻城土面条特产。“我们测算过,开展冬闲田种植小麦项目,每亩地可增收两三千元。”
作为蓝家屯“壮美老家”项目运营方,忻之星通过打造“蓝家坝大舞台”、产品展销中心、壮医康养中心,引入镇书法家协会,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去年依托“蓝家坝大舞台”组织了广场舞交流、音乐泡泡趴、中秋节晚会、乳鸽酒码王争霸赛等多场活动,还承办了忻城县农民丰收节,拍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MV,有效增加了蓝家屯的网络曝光量,提升了忻城以及当地特产的知名度。
农文旅融合发展也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去年举办中秋晚会和丰收节时,有村民出来摆摊,有卖土鸡蛋等特产的,也有卖奶茶等饮料小吃的,一晚上几个小时就能挣三四百元。”杨寿旺说。
在杨寿旺看来,蓝家屯这条乡村振兴特色带既有美丽田园风光、独特的壮族文化,又有糯玉米、乳鸽酒、壮医壮药等忻城特色产品,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与镇村深度合作,成立村企运营管理公司,更好地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他介绍,接下来计划引入民宿、露营、旅拍等业态,开发徒步、骑行路线,打造文旅品牌活动,推进壮医康养中心发展,不断丰富旅游配套和内容,将四方游客引进来;同时正在筹划建立乡村电商基地,将聚合当地电商和网红,大力推广忻城特产,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吴小红表示,将充分发挥茂名三地对口帮扶作用,紧密配合当地,凝聚各方力量,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结合“一心三屯”乡村振兴特色带,依托蓝家屯等乡村旅游项目,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挖掘民族文化,为县域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