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考人数攀升,升学通道不断拓宽,中职“升学热”受关注
职教高考人数连年攀升、升学通道不断拓宽……近年,广州中职学校升学率及升本率逐年递增,中职学校和学生在升学这件事上越来越“卷”。
中职学校升学成绩如何?中职卷升学会否丢失职业教育特色?中考临近,哪种类型的考生适合选择在中职升学?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简称“广州轻职”)校长黄艳、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简称“城建职校”)校长郑荣奕、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简称“广州信职”)副校长方昆阳、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贸易职中”)教学教研室主任钟宝平,一起来了解中职“升学热”带来的变化。
变化
职教高考报考人数连年攀升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长,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也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升学与就业并重”,中职生迫切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近年,广州中职学校春季高考报考人数不断攀升,不少学校报考率超九成,升学比例逐年递增。根据《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4年度)》数据,2024年度广州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率64.68%,其中,升入本科人数486人,均较上年度有所提升。
对于中职这股“升学热”,郑荣奕认为是职业教育的顺势而为。“换言之,‘毕业即就业’已不是社会选择中职教育的主要因素,中职教育只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方昆阳则表示,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其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传统的‘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职业教育同样能够为个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广州轻职近两年升学成绩亮眼,2024年的报考率高达92%,比上一年提升9个百分点,2025年本科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均翻番。“中职学校近年的生源结构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广州家长看好和信赖中职学校,今年学校开放日的火爆情况超出我们的预期。”黄艳说。
中职生升学通道不断拓宽
中职生升学热度提升,也反映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广东逐年扩大职教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招生人数较去年增加34%。广州近两年亦积极探索职普融通,继去年试点综合高中、中高企长学制后,今年更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路径。
目前,中职学生可通过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职教高考、高职自主招生、技能人才免试升学、中本贯通等多种渠道升学,有了更多元的发展选择。“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这三个层次之间形成衔接关系,实现纵向贯通,学生可以在体系内进行连续性学习,‘升学与就业并重’是中职发展的大势所趋。”郑荣奕说。
方昆阳亦认为,贯通培养模式完善了人才成长通道,增强了中职学生竞争力,将推动技能人才高端化。“2025年,我校春季高考本科上线143人,升学率的提升有效改变了‘中职无出路’的刻板印象,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读。”
做法
中职学校量身定制“升学方案”
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转为“升学和就业并重”后,各中职学校纷纷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推出多种有力措施,助力学生升学。
钟宝平介绍,贸易职中在“3+证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主要得益于“三年一体化”的系统培养模式,“我们实施‘三年一盘棋’战略。从新生入学起,引导学生制定三年学习规划。重视基础课程教学,三年均开设语数英,确保教学节奏科学有序。”此外,贸易职中严把教学质量关,打造德育与教学协同育人机制,开展个性化辅导。“这些做法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文化课成绩也得到显著提升,最终实现本科升学率的持续突破。”钟宝平说。
在2025年春季高考中,城建职校考生被公办本科录取的人数同比增长200%,创新班学生李政倬更以397分位列市属中职学校榜首。郑荣奕称,成绩的背后是学校独具匠心的育人谋划。“从一入学的职业规划指导,到升学指导,组织学生高考报名,为备考学生提供考前心理辅导和志愿填报指导,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升学指导。”他表示,学校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开设“创新班”“冲刺班”“提优班”等,为备考学生量身定制升学方案。技能方面,则通过模拟考试、专题特训等方式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虽然现在职教高考越来越卷,但我们学校逆势而上。”黄艳告诉记者,广州轻职近年针对职教高考制定了英才计划,招生和冲本实验班“两条腿”走路,通过全面优化文化课教学、设立导师制等助力学生升学。“导师制也已经实行近一年,导师会跟进学生的生涯规划,针对学生的各个阶段提供不同的辅导,黏性很强,效果也很不错。”
广州信职2025年春季高考超本科线有399人,学校通过AI智能阅卷系统和个性化辅导机制,为不同学业起点的学生搭建渐进式成长阶梯。方昆阳称,学校除开展语数英学科教改,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外,也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做好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培养计划。“针对春季高考,我们会有备考工作会议、主题座谈、教学研讨、春季高考加强班等,提升了备考教学有效性,营造浓厚的复习备考氛围。”
观点
升学热下,
职业教育需坚持“类型不可替代”
在升学热度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业界也有声音表示担忧:中职卷升学会不会卷成了普高的“翻版”?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保持?
对此,郑荣奕分析说,“升学热”一方面让职教学子看到了升学的曙光,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他们为了升学只考取门槛不高的技能证书,或不断加强对语数英的学习,让职业教育失去类型特色。“对于‘升学热’可能弱化培养,职业教育需坚持‘类型不可替代’,思考如何在满足升学需求的同时,保证学生不放弃技术技能。”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为本、产教融合”,还是要用考试和评价把学生和学校引导到类型教育的轨道上来,探索“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育人模式,从机制上保障技能立身的职业教育本色。
在方昆阳看来,中职与普高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职教育的核心仍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课程体系要坚持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并重,同时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直接服务产业需求。我校开设有电子信息等6大类专业,所有专业均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广州市21条产业链。”
钟宝平亦表示,贸易职中支持学生合理规划升学,但反对盲目内卷。“学生还是要结合兴趣与职业前景选择方向,同时要夯实专业技能,即使升学也要保持职教特色。”
报考建议
中考分数在普高录取线上下的考生
可考虑“中职升学”
中考在即,哪种类型的学生适合选择中职升学?哪个分数段的学生可以冲第一批次的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职校校长和老师们给出了建议。
郑荣奕认为,中职升学尤其适合两类学生。一是技能兴趣型,对专业领域有浓厚兴趣,动手能力强,渴望通过“技能+学历”双提升实现职业发展;二是潜力提升型,中考分数在普通高中录取线上下,也可通过职教高考的“文化+技能”双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中职课程以实践为核心,选择中职升学的考生应提前了解自身的职业倾向和技能优势,平衡升学保障和个人兴趣。”方昆阳提醒考生,冲刺第一批次的三二分段与省重的学生要参考近年的录取分数和排名。
“根据过往招生情况,建议中考成绩在465分-550分区间的学生,在第一批次填报志愿时,果断选择‘三二分段和省重专业’。老三区达高中第四梯度线(去年582分)的考生可在第四批次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综合高中,抢占越秀区公办高中学位。”钟宝平分析说,今年是第二年招收综合高中学生,招生人数虽有增加,但根据今年中考的形势以及学校综合高中2024级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预计今年贸易职中招生将持续受捧。
对于有意报考广州轻职职教高考冲本实验班的考生,黄艳则提醒说,按照去年的数据,这两个班的录取分数会比三二分段同专业的录取分要高,“去年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的平均分是538分,最高分是603分,比这个专业三二分段的录取平均分要高50分。”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