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第15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一场以“城市即展场”为核心理念的全民影像行动——“这是荔湾LIVE”创意摄影展于5月15日在荔湾博物馆正式启幕。展览以“影像+文旅”的创新形式,串联起城市文化、商业与旅游的多元场景,邀请市民游客用镜头定格荔湾的鲜活日常,共同探索岭南老城的文旅新魅力。本次展览联动十余家本地文旅企业及商业品牌,通过“主展场+九大联展空间”的布局,打造全域沉浸式文旅体验。
全民共创,五大展区展开城市生活的生动图景
本次摄影展从建筑、人文和自然三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广泛面向公众征集作品,历经一个月的时间,共计收到200组投稿、986张照片和82组live动图。展览以开放包容的方式,邀请所有人用镜头参与书写荔湾的影像故事,以此借影像来唤醒城市记忆,让荔湾生活的美好触手可及。
展览以荔湾博物馆为主展场,设置五大展区,包括“LIVE起点”、“LIVE放映室”、“城市肌理:场所的记忆”、“人文生活:街巷的叙事”与“生态脉络:自然的回响”,并设有“猫的荔湾漫游”主题单元——数幅以“猫与城市”为题的摄影作品,用轻盈温柔的目光陪伴观众完成一场步履之间的影像之旅。
主展场充分融合荔湾博物馆周边建筑、人居与水岸环境,打造一条“可漫步、可驻足、可共鸣”的城市影像游径。值得一提的是,展览首次尝试以“live实况图”作为媒介,打破传统图文记录方式,通过即时捕捉的影像资料,剪辑成《荔湾LIVE短片》,为观众呈现更具现场感与沉浸感的内容体验。
城市即展场,打造文商旅共生新场景
除主展场外,展览还联动了景区、酒店、老字号、产业园区及本地主理人店铺等九处联展空间同步推出街区展览,深度融合旅游、餐饮、文创、住宿等业态,将影像真正“贴近”荔湾生活。观众可通过地图盖章打卡的方式,在城市漫步中收集“LIVE瞬间”,实现从“展览观众”到“城市共创者”的角色转变,推动“文化引流—商业变现—旅游增值”的闭环发展。
据悉,展览免费开放,主展场荔湾博物馆周边区域展期为5月15日至22日,联展空间则持续至5月25日,具体包括:莲香楼、SHiNiNG善行咖啡、绿至·时间小院、广东胜利宾馆、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翻屋企社造中心、锦纶会馆、沙涌村民中心与永庆有礼了。
荔湾漫游路线,让旅游走进生活的现场
今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正值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周年,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主题,倡导以创新形式提升旅游体验。荔湾区积极响应,将摄影展与旅游日深度融合,结合活动前期由“荔湾探索官”黄静瑶、CherishSam、A Entrance工作室与SHiNiNG善行创造分别带队的四场线下摄影活动,策划推出四条“荔湾宝藏路线”,涵盖芳村建筑、西关人文、花地河畔、街头慢骑等特色场景。
同时也特别邀请了湾区内容品牌“遛湾趣”、小红书博主“猫又的广州CityWalk攻略”、“食之新猷”公众号主理人SunSun,分享他们的荔湾好去处,最终总结出荔湾漫游路线图放在展览现场呈现,欢迎市民游客免费取阅,跟随这些路线探寻不一样的荔湾。
以展促产,激活老城发展新活力
本次活动不仅是影像盛宴,更是文商旅融合的实践样板。主办方希望通过“文化赋能商业空间、旅游带动消费升级”的模式,推动历史街区焕新、在地品牌升级,为荔湾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都市旅游示范区提供创新路径。除此以外,活动还同步发起了“#这是荔湾LIVE”线上话题互动活动,联动小红书平台扩大传播声量,助力荔湾文旅IP破圈,据悉,小红书活动话题浏览量已超11万。
接下来,主办方将以此次摄影展为起点,将收集到的这些优秀作品转化为沉浸式的文旅传播矩阵,当来自五湖四海的全运会宾客踏入广州,不仅能在骑楼光影间邂逅西关风情,更可透过摄影师定格的粤剧红船倒影、永庆坊非遗匠人指尖的温度、沙面岛百年建筑群的光影诗行,感受“老城市新活力”的脉动。
展览信息:
“这是荔湾LIVE”创意摄影展
主展区:荔湾博物馆周边区域
展期:2025年5月15日—5月22日
联展空间:莲香楼、SHiNiNG善行咖啡、绿至·时间小院、广东胜利宾馆、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翻屋企社造中心、锦纶会馆、沙涌村民中心、永庆有礼了(排名不分先后)
展期:2025年5月15日—5月25日
采写:新快报记者谢源源 通讯员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