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高端住宅单价突破6万元/㎡,另一方面不少板块仍在“以价换量”
近日的广州南沙,因两剂政策“强心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焦点。5月初,南沙区发布“金融30条”,明确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等30项创新措施;此前的4月底则出台“购房入学”新政,进一步激活南沙楼市,但同时也加剧了产品分化。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南沙一手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49%,个别项目单价突破6万元/㎡,刷新了区域单价纪录。与此同时,不少板块仍在“以价换量”。在刚需项目的促销下,一季度区域均价波动明显。
“五一”成交面积同比飙升49%
性价比高楼盘受捧
随着南沙开启政策工具箱,进入5月,南沙楼市开局亮眼。“五一”假期,全区新建商品房成交突破3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9%。
广州世联研究院副院长崔登科告诉新快报记者:“南沙2024年新货较少,今年一季度开始新货稍微多一些,新增供应约翻了一倍,购房者选择也更多。目前还是高得房率、配套齐全、促销到位的‘高性价比’的项目成交更稳固。”
由于拥有130%的得房率,南沙横沥岛的招商林屿境近日一直为区域红盘。其销售人员透露:“五一”期间接待区每日座无虚席,日均接待量近百组,假期单日成交量稳定在十余套。
克而瑞广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南沙库存面积为167.91万㎡,去化周期为20.2个月,低于广州市的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等远郊,以及黄埔区、天河区、越秀区等区。房地产市场研究专家邓浩志认为,南沙一直都不缺利好。
热销总价段“两头尖”特征明显
区域价格分化明显
“五一”期间,南沙楼市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南沙明珠湾板块有高端住宅的成交单价突破6万元/㎡,西派尊府的370㎡超大平层套户型总价超2200万元,刷新了区域住宅价格天花板。
与此同时,南沙不少板块仍以“以价换量”为主。来自合富研究院的监测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南沙区推出新货超400套,为近三年推货高峰,但部分项目即使推出使用率约115%的新品,由于价格优惠力度不足,市场反响一般。崔登科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年一季度南沙新房市场网签增长17%,但价格波动幅度约15%,区域成交总金额与去年同期持平,‘以价换量’的特征明显。”
克而瑞广佛分析指出,近几年南沙热销商品住宅的热销总价段呈“两头尖”的发展特征。总价200万元以下商品住宅成交占比逐年增高,由2020年的24%增长至2024年的41%。在热销总价段上2025年1月至3月南沙商品住宅热销总价段为200万元以下,成交占比为38%;其次是200万元至300万元,占比36%。
尽管总量不高,近年来南沙总价600万元以上改善房源成交占比同样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克而瑞广佛认为,出现这一特征的变化,或是因为南沙有着稀缺的江海资源和相对优渥的居住环境,这是打造改善产品的温床。加之现阶段南沙的基本面也在不断变好,预期不断提升,使不少改善客户增强了入市信心。
“购房入学”有望加快人口导入
教育资源短板仍待补齐
对于远郊楼市而言,除了高得房率和促销力度,教育资源也是不少购房者考量的重点。4月28日,南沙区教育局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0日起,在南沙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非南沙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可申请入读该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区属公办学位。不过,这个政策仅限今年1月10日(含)之后买新房,买二手房及之前买新房均不适用。
邓浩志认为,这一政策旨在刺激新房销售,虽然会有一定帮助,但鉴于南沙人口增速缓慢以及产业结构问题,实际效果可能较为有限。“南沙人口增速缓慢,对住房的自住需求增速也相对缓慢。这是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较小的结果,能享受这个政策的群体总量不太大。”
崔登科指出:“购房入户新政释放了定向购买力,教育资源主要刺激的是刚需客户,刚需现在出手比较谨慎,还是会综合考虑房源。”
南沙落地“购房入学”,进一步释放楼市积极信号。但与此同时,市面也有一些南沙教育资源未能匹配区域定位的声音。上个月,横沥岛新建的48班小学最后定为凤凰小学,并未引入知名度高的教育集团,引起部分业主不满。有片区业主认为,横沥岛自规划之初就被定位为“国际金融岛”,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但教育资源的落地与预期存在落差。
邓浩志告诉新快报记者:“南沙前几年在建筑设施配套上进展较快,但后期南沙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包括商业、医疗和教育等配套资源落地后,经营情况不太理想,南沙配套落地与常住人口的问题密切相关。”
克而瑞广佛分析指出,根据3月27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广州市人口规模数据,截至2024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为98.39万人,规模不足百万人。尽管近年来南沙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对比南沙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争取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20万左右”的目标,仍差距甚远。而随着“购房送学位”的政策落地,相信未来南沙会吸引更多外地户籍家庭入场,南沙目前存在的人口导入不足问题或许将会迎来破局。
■新快报记者 何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