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8日,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名单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正式公布。其中广东2项展览获奖:“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荣获优胜奖,广东省博物馆创下连续12年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相关奖项的历史纪录;广州海事博物馆“遇见黄东:一个清代广州‘事仔’的大世界”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是国内博物馆展览领域的最高奖项,素有博物馆界“奥斯卡”之称。根据《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数据,全国最新备案博物馆数量7046家,全年举办4.3万个展览,广东省博物馆凭借雄厚的陈展实力从中脱颖而出,再度获奖,创造和延续国内博物馆界连续获奖最长的纪录,持续领跑全国文博领域。
“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广钟专题展。展览聚焦110余件清代广钟及相关文物,以“时间的刻度”“时间的艺术”“时间的温度”为脉络,通过珍贵文物、历史档案、多媒体交互装置三大板块,系统呈现清代广钟的多元面向和当代价值。展览在叙事视角上选择以宏观叙事与个人视角相结合的形式,并设置广钟匠人潘淳暗线视角,共同补充整体叙事。形式设计上巧妙融入AI技术、三维扫描和数字化复原技术、3D打印技术、AR识别技术等现代科技展示手段,构建立体式展览空间,让观众在多重维度上体验广钟文化的魅力。
未来,广东省博物馆将以此次获奖为新契机,持续深化“立体式博物馆”发展理念,锐意进取,在深耕文化厚度中铸就文博发展新高度,推动博物馆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广州海事博物馆的“遇见黄东:一个清代广州‘事仔’的大世界”展览于去年9月26日开幕。“事仔”是粤语词汇,指的是打杂跑腿的小厮,雇佣“事仔”的老板则称为“事头”。黄东是一位在广州商馆区服务的“事仔”。展览以一位清代广州“事仔”黄东的视角,用回忆录的故事形式,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其与国际友人约翰·布莱德比·布莱克的交往经历,展现了18世纪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繁荣景象,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蕴。
据悉,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5月18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46%。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粤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