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9日,2025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在广州国际轻纺城开幕。本届时装周将持续至5月29日,汇聚29所专业院校的精彩展演,同时举办多场促进校企交流合作的主题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的新生代设计力量提供舞台。
以时尚引才聚才,海珠区发布“时尚十条”
据介绍,作为国内首创、专为服装学子打造的大型公益性时尚盛会,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自2006年首届举办至今,已走过二十载。从最初的毕业作品展演,到如今涵盖趋势发布、设计竞赛、产业对接的多元生态,大学生时装周已成为链接院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关键纽带,以海珠中大纺织商圈为原点辐射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成为了中国时尚新锐力量茁壮成长的理想沃土。本届时装周在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的指导和中共海珠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积极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由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广州国际轻纺城共同主办,凯华公益·真爱梦想专项基金作为公益合作伙伴全程支持。
开幕式现场,《海珠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培育赋能计划》(“时尚十条”)正式发布。据悉,该计划将充分发挥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势能,深度融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推动海珠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叠加,通过打造“青年人才海珠行”研学品牌、组建“政产学研用”联动的纺织服装产业联盟、筹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办好集城市推介和政策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大会、发挥数字营销生态资源优势、实施时尚产业工匠培育计划等举措,打造服装纺织产业全国赋能中心,全力建成时尚人才集聚高地、纺织产业融合高地、数智赋能应用高地、产业匠师引领高地,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为纺织服装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正以“人才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起以中大纺织商圈为核心的时尚品牌输出地、时尚潮流引领地、时尚交易集散地、时尚数字标杆地,为打造服装纺织产业全国赋能中心,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时尚之都注入着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
拼设计拼时尚,Z世代创意风暴来袭
在2025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的舞台上,新生代设计力量正以Z世代独有的创意语言重构时尚叙事:他们将缝纫机化作画笔、电熨斗变为刻刀,在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精髓、东方美学韵味、人文关怀理念、可持续发展思维、科技创新元素和当代生活气息,呈现新锐时尚思潮。
开幕式当天,作为年度最有“料”的开幕大戏,“广州国际轻纺城杯”2025指定面料团体创意大赛开赛,解锁创新面料与新锐设计的梦幻联动,以一场超精彩的时尚对决拉开了本届时装周的序幕。天柯刺绣、维斯尼、二次方纺织、东创纺织、华帛社、灯光针织等6家实力面料企业携手12所服装院校创作团队,在广州国际轻纺城进行角逐,非凡面料与绝佳创意双向奔赴,共展广东时尚的未来风貌。
经角逐,最终东创纺织战队的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创作团队作品《暮秋织语》获得最具市场价值奖;东创纺织战队的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创作团队作品《静谧生长》获得最佳舞台效果奖;天柯刺绣战队的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创作团队作品《浮光》获得最佳面料运用奖;二次方纺织战队的广东理工学院创作团队作品《舒絮织语》获得最佳工艺制作奖;灯光针织战队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创作团队作品《办公室出逃计划》获得最具时尚风潮奖。
据了解,在本届时装周之后的日程中,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29所专业院校也将分别带来各自的精彩演绎。这些院校的集结,不仅体现了广东时尚教育的蓬勃活力,更以多元学术力量与文化碰撞展现新生代设计师对时尚设计的深刻思考与憧憬,让创意从有形空间影响到无形世界。2025“广州国际轻纺城杯”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也将作为本届时装周的压轴盛事,在闭幕式上隆重揭晓各项大奖。在殿堂级设计大师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严格评审下,最终将角逐出各项大奖。
产业数智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3年,海珠区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纺织服装和数字两大优势产业加速融合,引导数字产业先发优势深度赋能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推动一批立足广州辐射全国的重点赋能平台加速集聚,培育一批服装新零售龙头企业加速壮大,不断引领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新质发展、能级提升”,为广州加速建设千年商都、时尚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一届大学生时装周开幕之际,组委会特别策划了2025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培育大会,以“海丝锦绣·珠联数智”为主题,重点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共同谋划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海珠区是“中国纺织时尚名城”,拥有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超3000名常驻设计师集聚中大纺织商圈,个性化设计定制平台、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软件、智能面料设计开发应用场景不断落地,正加快从纺织时尚产业链“微笑曲线”底部走向两端。海珠区既有五大龙头平台,也集聚了一批龙头服装品牌和超千家新锐品牌服装企业。在平台解析、数据分析、选品测品、投放优化等全方位赋能的背景下,海珠区内一批白牌商家成功实现引流量、树品牌、扩销量。
据悉,接下来,海珠区将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实数智赋能与转型升级,释放传统产业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形成品种优、品质好、品牌响的新业态,把海珠区建设成全球时尚品牌总部集聚地、数智赋能战略领军地、时装设计展销示范地、时尚文化创意先锋地、顶尖科技匠师新高地,构建全链条不受制于人的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体系,引育技术研发、设计工艺等赛道的纺织服装产业全国单打冠军,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海珠力量。
【数据说】
2006年至今,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始终肩负起“人才孵化器”和“产业引擎”的双重使命,累计吸引国内外55所高校参与,为产业输送专业人才超20万名,链接纺织服装企业超20万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0项,间接带动产值增长超百亿元。数据显示,海珠区集聚时装设计师超1万人、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项金顶奖获奖者5名、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13人、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约80人,广美、轻工等区内高校每年有相关专业毕业生12000名,超200万名相关产业人员在海珠区就业。同时,海珠区还是新质人才高地。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口总数近10万,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超30万产业人才,其中参与纺织服装产业赋能的研发人才超5000人。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 通讯员 海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