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9日上午,东莞市2025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现场推进会暨“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举行。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活动现场,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与市教育局、各中小学达成项目共建并共同签约。这一举措打破了学段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不同学段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各学校将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为培养具有红色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东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为委员们颁发了聘书。该委员会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确保相关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此外,活动现场公布了东莞市2025年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思政课大比武”精品课、示范课名单,并对前10名示范课获得者进行了颁奖。这些获奖课程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成果,展现了东莞市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全市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活动中,小学生代表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研学观摩活动。
据悉,“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将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徒步研学、红色故事宣讲、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沿着东江纵队的战斗足迹,亲身体验革命历程,感悟红色精神。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十大重点项目,积极开展中小学书记(校长)“思政课大比武”活动,精心推出东莞首批30个红色研学点,建立起全市中小学生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全覆盖制度,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融入科学教育,并面向全市师生策划开展“重走东纵路”等八大活动,不断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向深入。
接下来,东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红色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形式,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广大青少年的血脉之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的东莞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