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名校“掌舵人”担起初心使命,不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快报讯 基础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不仅承载着个体终身发展的奠基使命,更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图景与国家民族的长远未来。在广东这片改革热土上,基础教育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通过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育人方式变革,为教育强国战略提供坚实支点与持续动能。在教育变革中,校长既是办学治校的掌舵者,更是教育理想的守望者。他们在深耕教育沃土时甘作人梯,在培育时代新人中静待花开。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教育心语,解码优质高中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党政负责人、校长张英
贤韵传承处 青春正当时
寄语:当青春的巨轮扬起远航的风帆,近两百年薪火相传的象贤中学,正以镌刻在基因里的“贤”文化为引航灯塔,照亮每一位追光者的星辰征途。我们以“贤”铸魂,让“象贤砺业”的校训化作奋进的号角,以“贤德雅行”的校风浸润成长的每一寸时光。我们倡导“一生一体艺,一生一特长,一生一个性”,为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平台。在这里,科学与人文共鸣,传统与现代交响。期待你在这片孕育梦想的沃土上扎根生长,成长为眼中有世界、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的时代新人!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校长贺小意
在西外,让世界看见你
寄语:“在西外,让世界看见你!来西外,从这里走向世界!”——这不仅是镌刻在西外基因里的教育誓言,更是我们共同奔赴的成长约定。我们以教育为匙,开启每一位学子的幸福之门,让世界看见独特而闪耀的你。
在这里,多语种课程如同多彩的丝线,编织出连接世界的桥梁,让你们在语言的海洋中自由遨游,领略世界的多元魅力。在这里,未来充满无限发展可能。每一次探索、思辨、创新都在不断拓展成长的边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这里,国际交流、大湾区交流舞台更为你提供广阔平台,拓宽你的国际视野,让世界听到你动听的声音。
教育,是一场向光而行的美好旅程。从西外出发,愿你们手握幸福的钥匙,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勇敢追逐梦想,让世界听见中国少年自信而嘹亮的声音!欢迎你来西外!期待在西外,见证你们绽放独特光芒,拥抱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让世界看见你!
祈福英语实验学校校长郑小兵
以服务匠心 育生命之光
寄语:二十年深耕让我坚信,教育优质是静待花开的艺术,用匠心浇灌守望的麦田。那些挂在墙上的学生作品,科技馆中的24枚科技发明金牌,国学馆里学生追随的传统文化,都在诉说教育的奢侈不是资源堆砌,而是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被点燃。以双语融合课程架接传统与现代,用读书声滋养文化根脉,借科技创新拓宽思维边界,不忘初心,坚持做麦田里的耕耘者,以专业与情怀,在差异中培育万千生命之光。
广州市源雅学校校长兼高中部校长侯建伟
国际教育温度 名校办学质量
寄语: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源雅学校,秉持“国际教育温度,名校办学质量”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蕴含无限潜力。致力于培养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人格健全、灵魂有趣的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用知识的火种,点燃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助其探索未知,发现无限可能。它也不仅是成绩的比拼,更在于塑造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格,面对困难挫折时,能勇敢前行,永不言弃。
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我期待与你们相遇源雅。课堂上,创新思维的竞相迸发与碰撞;课堂外,在丰富的社团活动和研习项目中尽情绽放自我。金秋九月,愿朝气蓬勃的你们集结源雅校园,共赴成长之约!
为明学校(广州校区)校长王礼维
中西融合,多元发展
看见 “兼容教育” 的生命张力
寄语:教育如陶,当以文化为胚、以情怀为釉,方能烧制出温润而璀璨的品格。广州为明廿三载躬耕,坚守“国际化的中国优秀学校”的办学方向,坚持“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我们依托北大文脉、为明文化,践行“兼容教育”,充分发扬“敢为先,常为新”的学校精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本土与国际的交融,是“中国灵魂对话世界”的生动注脚。真正的 “世界公民”,永远带着故乡的胎记,跳动着中国的心跳。愿你们既怀 “为天地立心” 的格局,也具 “为一事专精” 的匠心,在时代浪潮中,成为 “眼中有光、心中有根、脚下有路” 的追光者。
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校长薛祝其
回答教育发展之问
抵达育人更新之境
寄语:时序更替,华章日新,2025年,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将与时代共振,与国家同频,回答教育发展之问,抵达育人更新之境。
我们将贯彻文化育人战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用心地做看得见的教育,创建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品牌,为学生构筑成长的殿堂。
我们将秉承“格致、臻善、尚美、健行”的校训理念,建构并完善南附中的特色课程。五育并举,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而行;求实进取,致力学生的发展成长为要。助力每一个学生越过最近发展区,抵达更新之境。
我们将坚守课堂这一师生共同成长的主阵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融入学科素养,使学习真实发生,促快乐充满校园,让成长清晰可见。
(以上排序不分先后)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陈钰涵